-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蚊子传播,主要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眼结膜炎、皮疹等。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至7天内出现,并持续约2至7天。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如出血、血小板减少等。
登革热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患者需要休息、保持水分补充,适当服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严重病例需要住院治疗,补充液体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严重的登革热感染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输血补充血小板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一旦出现登革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对于严重病例,住院治疗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是必要的。
-
-
登革热检查
进行登革热检查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及时完成登革热的疾病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同时进行登革热检查,明确诊断后还需要及时隔离,因此也有利于预防患者成为传染源,扩大感染范... 详细»
-
-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指的是由于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一般在夏季或是雨季蚊虫容易滋生的季节里就很容易产生登革热的疾病;当被蚊虫叮咬之后引起登革热病症时,会出现高热、头疼和肌肉、关节等地方剧烈的酸痛,严重的出现急性... 详细»
-
-
登革热的诊断
登革热是一种传染病,前几年爆发比较严重,现在有一定的医疗技术去控制住。登革热具体来说就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播途径主要是由伊蚊来传播的,这种伊蚊就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患上登革热的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