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凝血活酶时间偏高是指人体抗凝血指标偏高,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药物因素:可能是患者使用了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会导致凝血活酶时间偏高,属于正常现象。通常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少或停止药物的使用,可以逐渐缓解症状。
2、肝功能损伤:若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凝血酶减少,导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过长。患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胶囊、干扰素等。
3、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由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氨甲环酸片、断血流颗粒等。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肝癌等原因导致,需要就医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
-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高
凝血活酶作为血液中的一种酶类,它的指标变化情况存在不同时,也代表着血液内部的实际运行状态存在差异。通常在出现凝血活酶指标有所异常时,肯定是身体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及时通过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才能使... 详细»
-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高严重吗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增高是否严重要看它具体增高的数值,数值增高的越高,出血的风险越大,病情是越严重的。因为如果是重要脏器的出血,比如脑出血是有可能会危及生命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增高,常常提... 详细»
-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怎么办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往往提示也处于高凝状态,此时是有血栓的风险的,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抗血栓治疗。如果患者既往有过深静脉血栓的病史,那是需要积极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如果患者... 详细»
-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怎么办
临床上凝血活酶时间正常范围在31-43秒,如果低于了31秒就被称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一般是血栓性疾病引起的,比防火锁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容易得这些疾病的患者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高血糖... 详细»
-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是怎么回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偏低表明血液高凝,可能是药物影响、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需对因采取措施缓解。1、药物影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正常值为26-36秒,低于26秒时即偏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