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脑梗急性期是指脑梗发生后的两周内。脑梗的治疗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因此,准确识别脑梗急性期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脑梗急性期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
1. 临床表现:脑梗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
2. 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脑梗,并确定脑梗的部位和范围。CT检查在脑梗发生的24小时内可能无法发现病灶,而MRI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脑梗病灶。
3. 血液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并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脑梗急性期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等结果。如果怀疑患者发生脑梗,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脑梗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
脑梗急性期如何降血压
脑梗即脑梗死。脑梗死急性期降血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药物治疗:如果血压升高严重,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利尿剂等,具体用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 详细»
-
-
脑梗急性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脑梗塞急性期通常是指脑梗塞发作后一个月以内的时期。脑梗塞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多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详细»
-
-
脑梗急性期是什么时间
脑梗通常指的是脑梗死。脑梗死急性期是指脑梗死发生后的最早几天到最初几周的阶段。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脑梗死急性期是病情最严重、最危险的阶段,也是治疗干预... 详细»
-
-
急性期脑梗血压高怎么办
高血压是导致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急性期脑梗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血压,控制病情的进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处理急性期脑梗血压高的方法:1.密切监测血压:及时监测血压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详细»
-
-
脑梗急性期是多长时间
患者脑梗急性期也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指的是患者脑部血液发生了供应障碍,进而出现脑组织急性缺血、坏死等情况,相应的神经功能也会发生缺损。在脑梗死后的1-6小时,缺血脑组织变化很小,只有部分神经细胞会发生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