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又叫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发于儿童时期,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皮疹、身体发热、眼睛患有结膜炎和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在治愈后仍可有冠状动脉病变等后遗症。造成川崎病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或是尘螨和汞中毒等环境因素影响,对于川崎病的预防,目前没有特殊的方法,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感染,注意卫生。
川崎病有什么症状
1、川崎病患者的口咽部黏膜处会呈现弥漫性充血,口唇部位出现干燥、发红和皲裂等现象,眼睛部位会出现结膜充血,还可能出现持续5天左右的发热。
2、患者的手足背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影星水肿,在发病早期川崎病会影响到心脏和冠状动脉,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狭窄或肿瘤,出现心肌梗死的可能。
3、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关节炎和关节疼痛,颈部会出现无化脓和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患者的皮肤有多形性皮疹的表现。
如何治疗川崎病
1、在急性期的初期可采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后期针对有冠状动脉残留病变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的治疗。
2、要及时的给予患者液体支持和纠正心律失常,做好伤口及皮疹的清理,不要再次感染。
-
-
川崎病怎么确诊
川崎病可以导致冠状动脉损害,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所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患川崎病在5天以内会发烧不退,而且还会表现为手脚红肿,发硬,眼睛充血,同时还有大面积的脱皮症状,身体出现红疹等。 详细»
-
-
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症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的别名,其命名是由1967年时日本川崎医师首次发现而来的。川崎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也会发现于学龄儿童身上的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另外亚裔儿童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