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兆琦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在日常诊疗中,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一个症状,它指的是心脏跳动频率超过正常范围(成人通常为每分钟100次以上)。心动过速的原因复杂多样,涵盖了生理、病理、心理及药物等多个方面。接下来,我将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详细解析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因素:心动过速在很多情况下是生理性的,与个体的生活习惯、情绪状态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恐惧)、饮酒、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能量饮料)或吸烟等,都可能刺激心脏,使其跳动速度加快。这些情况下,心动过速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身体状态的调整或休息,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
2️⃣心脏病因素:心脏病是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心动过速。例如,心力衰竭时,心脏为维持足够的血液输出,会代偿性地加快心率。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也是心动过速的常见类型。这些情况下,心动过速可能是持续性的,且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
3️⃣非心脏疾病因素:除了心脏病外,许多非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过多可导致心跳加快;贫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导致机体细胞相对缺氧,心脏为增加氧供会代偿性地提高心率;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呼吸衰竭等,机体为应对缺氧状态也会加快心率。此外,发热、低钾血症、电解质紊乱、酸碱中毒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心动过速。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这些药物包括拟交感神经药物(如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交感神经阻断药物等,它们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导致心率加快。此外,一些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也可能引起心动过速。若在使用这些药物后出现心动过速,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除了上述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已有研究证明,某些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者发生的“特发性心律失常”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长时间缺乏体育锻炼、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成因复杂多样,对于心动过速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心动过速也具有重要意义。🤝
-
-
早搏心动过速
在心动过速的时候容易发生早搏,这是因为在心动过速的时候,心脏交感神经处于兴奋兴奋状态,心动过速常常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肌需要氧气和血量增加,因此特别在合并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比如冠心病患者的身上,... 详细»
-
-
心动过速早搏
研究发现,大约有30%到40%的早搏可以伴随有心动过速的发作。对于这种类型的心脏早搏首先应该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以及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全面了解早搏的总次数、发作的规律和诱因以及早搏的类型。同时应... 详细»
-
-
心动过速的药物
心动过速可能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有关,常见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凝药物等。1、β受体阻滞剂:窦性心动过速多由于情绪激动、运动等原因引起。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