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芳艳 主治医师 助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
1.生理因素:老年人由于肌肉组织松弛,肠道的支撑功能减弱,这使得直肠更容易脱垂。此外,女性在产后会因为骨盆底肌肉的松弛导致直肠脱垂的风险增加。
2.解剖结构异常:一些人可能天生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过度的直肠内陷、骨盆底运动失调等问题,这些解剖结构异常会增加直肠脱垂的发生风险。
3.疾病诱发:直肠脱垂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例如,慢性便秘、慢性咳嗽、肠道疾病、肛门疾病等都会加大直肠脱垂的可能性。这些疾病会导致腹腔内压增加,从而使得直肠更容易脱垂。
总之,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预防直肠脱垂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腹内压增高。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
-
直肠脱垂如何预防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黏膜下层和肌肉层向外脱出,进入肛门或直肠管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直肠脱垂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骨盆肌肉的锻炼:骨盆肌肉的强度与直肠脱垂的发生率有关。通过定期... 详细»
-
-
如何诊断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以下是一些诊断直肠脱垂的方法:-症状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排便时是否有肿物从肛门脱出、脱出物能否自行回纳、是否伴有出血、... 详细»
-
-
直肠脱垂药物治疗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和肛门疼痛等。直肠脱垂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泻药、收缩剂以及润滑剂。1.泻药:泻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减轻便秘和肛门坠胀感。常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