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中,气郁湿阻是胸痹的一种常见证型。胸痹气郁湿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情志失调
长期的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郁结则会影响全身气机的运行,进而导致湿邪内生。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或饮酒过度,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浊内生。湿邪困脾,又会进一步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形成恶性循环。
3.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会影响人体的气机运行。过度劳累会耗伤正气,导致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湿邪内生;过度安逸则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邪停滞。
4.外邪侵袭
湿邪为阴邪,易袭阴位。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容易感受湿邪,湿邪困阻中焦,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进而导致胸痹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胸痹气郁湿阻是一种中医证型,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胸部闷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
胸痹心血淤阻
胸痹心血淤阻是中医的一种病症名称,主要是由于瘀血内阻,痹阻心脉,导致胸部疼痛、憋闷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心血淤阻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可导致气滞血瘀;寒邪凝滞,血脉挛缩,也可形成... 详细»
-
-
湿阻病是什么病?全面解读
在中医的浩瀚医典中,有许多病症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和独特的认知。湿阻病,作为其中一种常见却又常被忽视的病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湿阻病的奥秘。湿阻病,是指因湿邪阻滞中焦脾胃... 详细»
-
-
中医诊治为湿浊中阻证
中医学认为,湿浊中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证候,通常表现为身体湿重、肢体沉重、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这种证候多与饮食不节、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湿浊是一种致病因素... 详细»
-
-
胸痹中医辩证
胸痹症状主要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具体表现为喘息不能平卧、胸痛彻背、胸部闷通等,通常症状短暂性,如果病情较重,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感,有可能还会合并面色苍白、呼吸不畅、心悸气短等症状,大部分患者主要... 详细»
-
-
湿邪困阻脑络是什么病
湿邪困阻脑络是一种中医术语,描述的是湿邪侵犯人体,导致脑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状态。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点。当湿邪侵袭人体时,容易困阻脾胃,导致运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