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急性肝炎是肝脏的一种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但也可能由药物、毒素或其他原因导致。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引起黄疸、恶心、呕吐、疲劳等症状。
一、症状
急性肝炎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6周内出现,但也可能在感染后数天或数年后出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这是由于肝脏无法处理胆红素而导致的。
2.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这些症状可能与黄疸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肝脏受损导致的消化问题。
3.疲劳:感觉非常疲倦,这是由于肝脏无法正常处理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4.发热和寒战:这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
5.尿液颜色变深:这是由于肝脏无法处理胆红素而导致的。
二、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诊断急性肝炎:
1.病史和体检: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过去的疾病史和用药史,并进行身体检查,以了解肝脏是否肿大或有压痛。
2.血液检查: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以测量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和其他指标。
3.尿液检查:医生会检查尿液中的胆红素和其他指标,以帮助诊断黄疸。
4.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5.肝活检:如果其他检查无法确定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活检,以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检查。
三、治疗
急性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和病因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休息:患者需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帮助肝脏恢复功能。
2.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吃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药物治疗:如果急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感染。如果急性肝炎是由药物或毒素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建议停止使用这些药物或毒素,并开一些药物来帮助肝脏恢复功能。
4.肝移植:如果急性肝炎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恢复正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肝移植。
总之,急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如果出现黄疸、恶心、呕吐、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病史、体检、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等方式进行诊断,并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治疗。此外,预防急性肝炎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毒素和安全性行为。
-

-
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
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建议及时治疗。急性乙型黄疸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通常表现为黄疸、乏力、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 详细»
-

-
急性肝炎的症状
急性肝炎是由于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引起的,同时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出现破坏以及肝脏的功能也会受到损伤,并且患病后在人体内还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但是这些病症不会超过半年。同时细菌,酒精和化学毒物,毒品和... 详细»
-

-
急性肝炎症状
急性肝炎症状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常见的肝炎类型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1、病毒性肝炎,该症状一般是由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五种病毒感染导致,会导致出现全身乏力、... 详细»














公众号
头条号
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