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中医所说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它们与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酸味入肝,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
苦味入心,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心烦、目赤等症。
甘味入脾,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证、脾胃不和等症。
辛味入肺,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气滞、血瘀等症。
咸味入肾,具有软坚、散结、润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痰核、便秘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五味理论是一种传统的医学理论,其科学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在使用中药或进行饮食调理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依赖食疗。
-
-
中医“四气五味”是指什么
中医“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性质和味道,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寒性和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热性和温性药物能减轻或... 详细»
-
-
中医的四气五味是指什么
中医的四气五味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发展的特征。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五味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味道。四气五味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来看四气。寒热温凉是中... 详细»
-
-
中医的四气五味是指什么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