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芳艳 主治医师 助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根据脱垂的程度和表现,直肠脱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不完全性脱垂:直肠黏膜下移,脱出肛门外,但肛管直肠环未完全下移。这种类型的脱垂通常可以自行回纳或通过手法复位。
-完全性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脱出肛门外。完全性脱垂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直肠内脱垂:脱垂的直肠仍位于肛管直肠腔内,未脱出肛门外。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等症状。
-直肠外脱垂:脱垂的直肠脱出肛门外,不能自行回纳,需要用手推回或手术复位。
直肠脱垂的分类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脱垂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直肠脱垂可能会引起肛门失禁、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蹲厕、保持大便通畅等,也有助于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
-
-
直肠脱垂药物治疗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和肛门疼痛等。直肠脱垂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泻药、收缩剂以及润滑剂。1.泻药:泻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减轻便秘和肛门坠胀感。常用... 详细»
-
-
什么是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向肛门脱出或下垂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常见于女性和老年人,尤其在产后和便秘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包括直肠脱出、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便血、排便后直肠内坠肿物等。病情较轻的... 详细»
-
-
直肠脱垂是什么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如长期慢性便秘、产伤、腹腔压力增高等导致直肠壁和肛门直肠周围组织松解松弛,从而导致直肠黏膜脱出或脱垂至肛门外,表现为排便时脱出肛门、坐位时感到肛门坠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