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芳艳 主治医师 助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段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浅,直肠呈垂直状,且周围组织较为松弛,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容易向下移位。此外,老年人或多次分娩的女性,盆底肌肉和直肠支持组织松弛,也容易发生直肠脱垂。
-腹内压增加:如长期便秘、腹泻、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可导致腹内压持续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其他疾病:内痔、直肠息肉等肛肠疾病,可牵拉直肠黏膜,引起直肠脱垂。此外,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与直肠脱垂的发生有关。
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为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可伴有肛门失禁、黏液分泌、出血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感染、溃疡、坏死等并发症。
对于直肠脱垂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轻度脱垂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改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内压增加等,同时可进行肛门括约肌收缩训练。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直肠脱垂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蹲厕、避免过度用力排便、积极治疗肛肠疾病等。此外,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如提肛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
总之,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可以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
-
-
直肠脱垂药物治疗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和肛门疼痛等。直肠脱垂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泻药、收缩剂以及润滑剂。1.泻药:泻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而减轻便秘和肛门坠胀感。常用... 详细»
-
-
什么是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向肛门脱出或下垂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常见于女性和老年人,尤其在产后和便秘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包括直肠脱出、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便血、排便后直肠内坠肿物等。病情较轻的... 详细»
-
-
直肠脱垂是什么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及其黏膜下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如长期慢性便秘、产伤、腹腔压力增高等导致直肠壁和肛门直肠周围组织松解松弛,从而导致直肠黏膜脱出或脱垂至肛门外,表现为排便时脱出肛门、坐位时感到肛门坠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