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指血液中凝血酶原的活动水平,它是评估凝血功能的一种常用指标。在正常情况下,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正常范围为80%-120%。检查者凝血酶原活动度125.9%高于正常值,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维生素K过量摄入、抗凝药物使用不当、其他疾病的影响等,建议咨询医生了解。
1.维生素K过量摄入:维生素K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它参与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含有维生素K的食物或补充剂,可能会导致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
2.抗凝药物使用不当:某些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等,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剂量过大,也可能导致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
3.其他疾病的影响:一些疾病如肝病、肾病等也可能会影响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因此,如果您有其他症状或体征,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单次检测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健康状况,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低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低可能是缺乏维生素k、药物影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肝脏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在明确具体的原因后针对性治疗。1、缺乏维生素k: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维生素k可以促进血液凝固,预防出血,如果... 详细»
-
-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27
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反映肝脏凝血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值为75%~100%。当PTA为27时,这明显低于正常值,表明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显著异常。这一指标的下降通常与肝脏疾病有关,如肝炎、肝硬化等。肝... 详细»
-
-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活动度高3%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活动度高3%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凝血因子II赋形异常等,详细情况还需要去医院咨询医生了解可以更好的判断身体状况。1.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