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中性粒绝对值低下和血红蛋白降低是两个不同的指标,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下面将分别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解释,并探讨之间的关系。
一、中性粒绝对值低下
1.感染:某些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结核杆菌等都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
2.药物:某些药物也可以影响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导致中性粒绝对值低下。例如,化疗药物、抗生素、抗癫痫药等都可能引起这种情况。
3.其他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病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绝对值低下。
二、血红蛋白降低
1.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合成血红蛋白。
2.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肾病、癌症等也可能导致血红蛋白降低。
3.遗传性疾病: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也会导致血红蛋白降低。
对于出现中性粒绝对值低下和血红蛋白降低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其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一般是指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7000/ml。对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可分为生理性的增高与病理性的增高。生理性增高常发生于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以及劳动后、饱餐或者是淋浴... 详细»
-
-
骨折后血红蛋白降低原因
骨折后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是失血过多、营养不良、血小板聚集、炎症感染、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由于引发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到医院查明原因。1、失血过多:如果出现炎症的骨折会导致骨髓腔内的血管被破坏... 详细»
-
-
血红蛋白值是什么意思
血红蛋白值通常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血红蛋白是一种带有铁元素的蛋白质分子,在红细胞内承担着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重要作用。血红蛋白值反映了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同时也可以间接反映身体... 详细»
-
-
嗜中性细胞绝对值1.6
嗜中性细胞绝对值1.6x10^9/L可能是长期应激、感染、骨髓问题、嗜中性细胞破坏增加引起。1.长期应激:持续的精神或生理应激状态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嗜中性细胞的数量。长期慢性应激状态会导致... 详细»
-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是什么病
中性粒细胞属于人体血液中白细胞中的一种,白细胞分为五种,中性粒细胞是占的最多的。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绝对值为2~7×10^9/L。如果检测时发现中性粒细胞低于2×1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