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运动、劳动或意外情况下,肌肉拉伤是较为常见的损伤。了解哪些肌肉容易出现拉伤,有助于我们在活动中加强防范,减少受伤风险。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肌肉拉伤常见的肌肉部位🧐。
1. 肩部肌群: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等肩部肌肉,在进行投掷、游泳等涉及肩部大幅度活动的运动中,频繁的肩部外展、上举动作,容易使这些肌肉受到过度牵拉,引发拉伤。像棒球投手在投球过程中,肩部肌肉就面临较高的拉伤风险。
2. 上肢屈肌:如肱二头肌、肱肌等。在进行力量训练,如引体向上、哑铃弯举等动作时,若肌肉力量不足或突然增加负荷,上肢屈肌可能因过度收缩或拉伸而拉伤。健身爱好者在挑战大重量哑铃弯举时,就可能出现肱二头肌拉伤。
3. 腰部肌群:竖脊肌、腰方肌等腰部肌肉,在搬运重物、弯腰劳作或进行一些腰部扭转动作时,如果姿势不当或用力过猛,腰部肌肉会承受较大压力,从而导致拉伤。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在搬重物时因姿势不正确,就容易造成腰部肌肉拉伤。
4. 小腿后侧肌群:主要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长时间行走、跑步或进行跳跃运动时,小腿后侧肌群持续承受压力,若肌肉疲劳状态下再突然用力,很容易导致拉伤。例如马拉松选手在赛程后期,小腿后侧肌肉就可能因疲劳积累而拉伤。
5. 大腿后侧肌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在进行短跑、跳远等需要快速发力和突然加速的运动时,这些肌肉会迅速收缩,若超过其承受能力,就容易发生拉伤。比如运动员在起跑瞬间,大腿后侧肌群可能因过度牵拉而受伤。
肌肉拉伤常见于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肩部、腰部及上肢屈肌等部位的肌肉。在运动、劳动时,应提前做好热身,掌握正确动作姿势,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负荷。若不幸发生肌肉拉伤,需及时正确处理。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肌肉,远离拉伤困扰💪。
-
-
腹部肌肉拉伤
腹部的肌肉拉伤多由于剧烈的运动牵拉引起的,表现为局部的肿胀疼痛,严重的拉伤会有皮下的淤血,会影响正常的活动,外伤后2~3天内是应该采取冷敷,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超过三天以后局部的渗出减少,可以进行... 详细»
-
-
小腿肌肉拉伤
小腿肌肉拉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发生在跑步、跳跃、踢球等需要小腿肌肉发力的运动中,小腿肌肉拉伤的治疗方法包括:1.休息:拉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的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2.冰敷:在受伤后的前2... 详细»
-
-
肌肉韧带拉伤
肌肉韧带拉伤是属于软组织损伤的现象,拉伤之后可以造成局部的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症状。受伤之后可以在受伤的两天之内进行冷敷处理,两天之后进行热敷处理。还可以配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的药物,活血化瘀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