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指的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部膨出,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并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下面来了解一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在血管内实施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血管置入导管,并将其引导至患处动脉瘤的位置。然后,医生会在导管中注入一种名为造影剂的药物,通过X光透视来观察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一旦确定了动脉瘤的位置和结构,医生就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在动脉瘤内放置支架或者进行动脉瘤栓塞术等。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有许多优点。首先,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进入可以避免开颅手术对患者脑部组织的侵害。其次,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和疼痛,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另外,介入治疗还可以避免手术创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一些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也有一些风险。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管损伤、感染和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此外,介入治疗后还需要定期复查并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再次出血的发生。
总的来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在接受治疗前,患者应该和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
-
颅内动脉瘤症状
颅内动脉瘤是指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的局部扩张,通常是由于动脉壁的血管壁薄弱或者局部的血管壁损伤所致。颅内动脉瘤多数是无症状的,但在部分病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颅内动脉瘤症状通常包括... 详细»
-
-
颅内动脉瘤出血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如果动脉瘤体积较小,未发生... 详细»
-
-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颅底动脉瘤是发生于颅体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它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其发病年龄段多在40~60岁之间。而要诊断颅底动脉瘤,则需要根据发病的原因,相应的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等综合诊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