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脾肾阳虚证是由于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证候。脾肾阳虚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久病耗气伤阳:脾肾阳虚证的发生与久病有关。例如,慢性腹泻、慢性痢疾、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人体正气受损,阳气耗伤,从而引起脾肾阳虚证。
2.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阳虚证的发生与久泻久痢有关。例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如果长期腹泻不止,会导致肾阳受损,从而引起脾肾阳虚证。
3.年高肾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气会逐渐衰退。如果平时不注意保养,过度劳累,或者性生活过于频繁,会导致肾气亏损,进而引起脾肾阳虚证。
4.饮食失调,损伤脾阳:饮食失调也是导致脾肾阳虚证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经常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或者暴饮暴食,会损伤脾阳,导致脾阳不足,进而引起脾肾阳虚证。
5.肾阳亏虚,不能温养脾阳:肾阳亏虚也是导致脾肾阳虚证的一个重要原因。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脾阳,就会导致脾阳虚弱,进而引起脾肾阳虚证。
总之,脾肾阳虚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脾肾,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预防脾肾阳虚证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了脾肾阳虚证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辨证施治,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是指脾脏和肾脏的阳气不足,阳气是人体的生命活力的象征,如果阳气不足,会导致机体失去温暖和活力,出现乏力、怕冷、腹泻、尿频等症状。脾肾阳虚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的。在中医理论中,健康状态是... 详细»
-
-
脾阳虚与肾阳虚
脾阳虚与肾阳虚都属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失衡病证,是指脾脏与肾脏功能减退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表现。脾阳虚和肾阳虚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但其病机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首先,脾阳虚是指脾阳失于温煦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 详细»
-
-
肾阳虚导致脾阳虚
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主要是由于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脾阳根于肾阳。当肾阳虚衰时,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脾阳虚的症状。脾阳虚的主要症状包括:1.脾胃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