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病理性黄疸是指由于肝脏、胆道或红细胞破坏导致的黄疸。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疾病包括肝炎、胆道阻塞、溶血性贫血等。判断病理性黄疸通常需要进行临床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临床表现:病理性黄疸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巩膜、口腔黏膜等部位的黄染,尿液颜色深黄,大便颜色浅白等症状。此外,病理性黄疸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腹水、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2.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判断病理性黄疸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的总值在0.2-1.0mg/dL之间,直接胆红素在0.1mg/dL以下,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大部分。当患者出现病理性黄疸时,血清胆红素的总值会升高,且大部分为直接胆红素。
3.肝功能试验:包括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标。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这些指标通常会升高。
4.彩超检查:彩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肝脏和胆道的形态和结构,发现是否有肝炎、胆道阻塞等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原因。
5.肝脏活检:对于疑似肝脏病变引起的病理性黄疸患者,可以通过肝脏活检来明确病变的性质,如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
6.血液检查:对于怀疑为溶血性贫血导致的病理性黄疸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总之,判断病理性黄疸需要全面的临床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明确病因,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因此,建议患者在出现黄疸症状时及时就医,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
-
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指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的黄疸,通常在1周内消退,不需要特别治疗。这种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还未完全成熟,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胆红素所致。通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不需要治疗,只需要确保宝宝充分喂养,... 详细»
-
-
病理性还是生理性黄疸
要确定黄疸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发病和持续时间: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第1-2天内出现,并在2-3周内逐渐消退。而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时间和持续时间则会因疾病的不同而有所... 详细»
-
-
病理性黄疸症状
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黄疸。皮肤巩膜产生黄染现象,还会出现瘙痒、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发热等症状。若黄疸不及时治疗,不仅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而且还会对肝肾... 详细»
-
-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呈现黄色。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它们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首先是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内由于胆红素... 详细»
-
-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主要包括出现时间不同、引起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1.出现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内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黄疸是在出生后5天左右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