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晚上稍微低热一小时,最高体温37.3摄氏度,这种情况可能让人有些担心,但是其实低热是身体对抗病毒或细菌的一种正常反应。
低热是指体温在正常值的略微增高,通常在37.5摄氏度以下。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或细菌而导致的。当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受到威胁时,会释放一些特定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引起体温的升高。因此,低热往往是身体在对抗疾病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低热可能是因为感冒、流感、细菌性感染或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当然,低热也可能是一些更严重的疾病的早期症状,比如肺炎、结核病、风湿热等。因此,不能忽视低热,尤其是当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为了应对低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比如多休息、充分补充水分、适当控制室内温度、局部冷敷等。此外,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低热虽然可能是身体对抗疾病的正常反应,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出现症状时,应该及时寻求医疗帮助,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
-
持续低热
持续低热是指体温持续在正常体温范围,36.3-37.2摄氏度略微升高,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一般来说,持续低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7.2摄氏度以下,持续时间超过2周。持续低热可能是机体在抵抗疾病或感染... 详细»
-
-
低热后便血
低热后便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低热通常指的是体温略微升高,介于37.5℃至38℃之间。低热可... 详细»
-
-
肺结核低热
肺结核常常出现低热的表现,多表现为午后潮热,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来的肺部组织炎性病变,症状包括低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肺结核的治疗包括抗结核的药物和对症支持的药物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