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王彩霞主任医师 卢寒 田乃伟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高发,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其中HPV16/18型占比超过70%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早期筛查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死亡率,宫颈癌前病变的治愈率更是高达90%,这充分凸显了筛查的重要性。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层面的“侦察兵”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借助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测,从而筛查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变。一般建议20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进行TCT检查,每3年一次;若联合HPV筛查,检查间隔可延长至5年。
检查时,需避开月经期,且在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用药。结果解读也并不复杂:NILM代表正常,只需定期复查;ASC-US/LSIL提示低级别病变,此时需结合HPV检测结果来决定后续处理措施;而HSIL意味着高级别病变,必须进行阴道镜活检以确诊。
HPV21分型检测:精准定位病毒“元凶”
HPV21分型检测,能够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如HPV16/18,进而评估宫颈癌风险。该检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1种HPV亚型进行检测,分型结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旦检测出HPV16/18阳性,需直接转诊进行阴道镜检查;若是其他高危型阳性,则要结合TCT结果,来决定是随访观察还是进一步检查。
阴道镜检查:精准诊断的“放大镜”
当TCT出现异常(如ASC-H/HSIL)、HPV16/18阳性或者存在持续HPV感染等情况时,就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检查时,医生会通过醋酸试验与碘试验,观察宫颈血管及上皮变化,精准定位可疑病变区域。
若发现异常图像,如镶嵌、点状血管等,医生会取组织病理学样本进行活检。虽然阴道镜检查存在一定的出血、感染风险,但概率较低。术后,需避免性生活及剧烈运动。
2025年《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中对于25~64岁女性,采用每五年一次以HPV+TCT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单独进行一次TCT检查。高危人群,如多个性伴侣、免疫抑制、HPV持续感染者,应缩短筛查间隔至1 - 2年。此外,即便接种了HPV疫苗,也仍需定期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
妇产科王彩霞主任对常见问题解答
TCT/HPV取样时仅有轻微不适,阴道镜检查可能会有短暂胀痛。疫苗与筛查关系紧密,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感染,而筛查则能及时发现病变,二者缺一不可。
宫颈癌早筛早治至关重要,呼吁适龄女性积极参与国家“两癌”筛查项目,同时强调医患沟通,共同制定个体化筛查方案,守护宫颈健康。
-
-
女性注射HPV疫苗后,就能“阻断”宫颈癌吗?
随着国产HPV疫苗开始进入临床使用,很多人对于宫颈癌的关注又急剧增长。宫颈癌是一种恶性的、致死率还比较高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宫颈癌的话,治愈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所以人们对于这种病症是极其害怕的。为了降... 详细»
-
-
宫颈癌
宫颈癌是一种起源于宫颈细胞的恶性肿瘤。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但如吸烟、免疫功能低下和多个性伴侣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风险。早期宫颈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可以出现异常的阴道出血、不规则月... 详细»
-
-
宫颈癌癌前病变,离宫颈癌还有多远?
宫颈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在三十到三十五岁左右,而浸润癌多出现在月经期。据了解,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女性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将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尽早发现... 详细»
-
-
宫颈癌癌前病变,离宫颈癌还有多远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宫颈癌前病变距宫颈癌的距离,取决于其具体类型和分级。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属于宫颈癌前病变1级,具有可逆性,约60%会自然消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