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突然有了尿意,尿意不仅来的突然,而且还很急”
“因为害怕陌生的环境没办法及时去厕所,只好放弃和朋友们外出旅游等社交活动”……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扰?
生活中有很多人群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问题,其中有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失禁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不去就医,还有大部分患者感觉羞于启齿,不愿意就医。
因此,为唤起人们对失禁类疾病的重视,泌尿功能障碍预防和康复联盟尿失禁防治荧光行动联合了全国120余位泌尿外科专家,就常见的下尿路和盆底疾病,开展相关健康科普直播活动,在线义诊咨询,为公众解答关于尿失禁的相关问题。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海教授作为本次义诊科普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也呼吁大家重视泌尿健康,尿失禁可防可治,高风险人群尽早筛查评估,接受正规治疗。
王青杰副主任医师:尿失禁并非难以解决 尽早干预很关键
当打喷嚏、运动、咳嗽等动作导致腹压增高,尿液就会不自主漏出,这就是在女性当中比较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激素的变化、多次生育、肥胖、长期便秘等因素都会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
压力性尿失禁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不便,同时也会导致患者身心健康出现问题,包括皮疹、泌尿系统感染等生理问题,以及抑郁、社交回避等心理困扰。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王青杰副主任医师强调,压力性尿失禁并非难以解决,建议尽早干预。
1、行为干预: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肉,同时控制体重、饮食,治疗便秘、咳嗽;
2、医学干预:中重度患者采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如TVT-O),微创、安全、效果显著,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术式。
马大东主任医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一定要手术吗?
门诊中不少尿失禁患者常常问:听说尿失禁要切个小口子,是不是要动刀子?兵团第一师医院马大东主任医师这样解释,并不是所有尿失禁患者都要手术,轻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体重,有便秘或咳嗽的人要及时治疗,还有戒烟这些手段来缓解。
如果上述的行为疗法效果并不明显,患者可以做提肛运动,锻炼我们的盆底肌肉和括约肌,配合生物反馈治疗,雌激素和α-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增强疗效。当保守治疗没有缓解症状时,还可以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尿失禁常用的术式是尿道中段悬吊术,核心原理是植入人造材料吊带,在尿道中段下方形成支托结构,从而加强女性中段尿道的支托力,达到恢复尿道正常关闭的效果。
李晓东副主任医师:摆脱尿失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如何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OP)是女性盆底功能常见的困扰,很多女性同时出现上述两种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晓东副主任医师介绍,最新观念认为女性压力失禁是早期盆腔脱垂的过程,建议尽早就诊评估病情。
60岁以上重度POP患者,特别是不耐受经腹手术患者,建议选择经阴道入路II-III水平支持术。而对于性生活较为活跃的年轻患者,经腹腔镜入路I水平悬吊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尿道中段吊带术(MUS)被认为是治疗女性SUI的金标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方伟林主治医师介绍,临床上的MUS有经耻骨后与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即TVT、TVT-O)两种术式,15-20分钟可完成手术,因为是微创手术,出血少,患者1天左右可出院,治愈率高。
王升晗主任医师:锻炼也能告别漏尿 尿失禁治疗手段有哪些?
三成左右的成年女性受到压力性尿失禁的负面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心理压力增加和社交障碍等等。航天中心医院王升晗主任医师提醒,发生尿失禁需要积极就医,进行干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可防可治,治疗手段多样化:
1、盆底肌锻炼,在产后或更年期后进行,还能预防或延缓尿失禁的发生
2、行为治疗,控制体重,戒烟,治疗慢性便秘和咳嗽,避免腹压增高的行为
3、药物治疗,目的是增加尿道闭合压,提高尿道关闭功能
4、物理治疗,电/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5、手术治疗,尿道中段悬吊术,在阴道切开很小的口,将永久的吊带置于尿道中段的下面。
手术后的患者大多数在2-4周内恢复,个别患者出现的疼痛感和不适,也会自行缓解消失。南阳市中心医院东院区李征主任医师提醒,如果尿失禁患者仍然希望生育,医生通常不会选择为你做手术,因为怀孕分娩会影响初次手术效果,有可能引起初次手术无效和复发。
任力娟副主任医师:摆脱“社交癌”不能靠忍 尿失禁治疗有金标准
尿失禁已经成为世界五大慢性疾病之一,国外中重度患者就诊率小于50%,但是我国的尿失禁患者就诊率极低,5年就诊率仅为7.9%,山西省更是低至0.7%。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任力娟副主任医师介绍,这其实和患者缺乏医学常识、羞于启齿,以及部分基层医生对尿失禁认知不足有关。
如果对不到及时的治疗,尿失禁会引起患者失眠、抑郁,甚至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调整生活方式,进行盆底肌锻炼等保守治疗对于轻度患者有一定的帮助,配合药物、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增强效果。
对于尿失禁重度患者,以及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选择尿道悬吊术,这是目前业界的金标准术式,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结合患者症状和检查报告,给予充分的评估。
成磊副主任医师:尿失禁手术治疗有哪些 患者如何选择?
尿失禁非正常衰老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可以干预的疾病。如长期放任不管,尿液会刺激会阴部和下腹部,造成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甚至影响双侧肾脏功能。
尿道中段悬吊术是治疗尿失禁常用的术式,也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成磊副主任医师介绍,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是在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最佳的一种,不过它的缺点是术前需要进行膀胱镜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膀胱损伤。
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也是另一个常用的术式,也能获得不错的疗效。尿失禁患者就诊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和重体力劳动,六周内至少进行一次随访。
苏宇主任医师:尿失禁患者有这种情况别着急手术
随着经济文化程度不断提升,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尿失禁是一种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宇主任医师在门诊中,遇到的患者以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巨多,因为她们要参加各种的社交活动,有的还要工作,尿失禁的问题给她们的工作、生活都来很大的影响,例如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要经常戴护垫,身上有股异味,造成诸多困扰和不便,严重时还会引起一些心理性疾病。
尿失禁分为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等类型,而且患者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就诊时问诊也十分重要,有的患者可能是尿频尿急症状为主,有的则以咳嗽漏尿症状为主,不同的尿失禁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对于重度尿失禁患者,保守治疗往往很难获得理想效果,应该选择手术治疗。而对于偶尔咳嗽漏一点点尿的患者,不需要着急去做手术,可以先做盆底训练,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凯格尔运动、提肛训练的视频,都可以参考着做,通过锻炼加强盆底组织的紧致性也能缓解症状。
汤彪副主任医师:尿失禁和盆底脱垂的防治手段和要点
盆底肌训练是SUI的基础行为治疗,对于POP的治疗和预防也有帮助,锻炼强化盆底肌的肌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汤彪副主任医师提醒,盆底训练的关键是要找到盆底肌肉,排尿期间不断停止和开始排尿,控制这种活动的肌肉(即括约肌)就是要锻炼的肌肉。
盆底肌肉训练要点:
1、收缩这块肌肉3秒,然后放松3秒,重复10次
2、以坐位、站立和躺下三个不同体位,分别做一组10次肌肉收缩
3、进行3组10次肌肉收缩大约仅仅需要3分钟
4、每天至少重复2次练习,6-8周以上可以看到明显效果
长期便秘和粪便嵌顿会引起充盈性尿失禁或膀胱过度活动症,正确健康的饮食方式,规律排便也不能忽视。另外,控制体重也很重要,每减轻5%体重的女性,尿路症状有明显的改善。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在阴道内局部使用雌激素也可改善尿失禁的症状。
王军主任医师: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前需要做有创检查吗?
压力性尿失禁(SUI)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类,术前评估和处理各不相同,宜区别对待。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军主任医师介绍,单纯型的SUI可不做有创性的尿动力学检查,直接进行尿道中段悬吊术,复杂型的SUI患者进行初始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之前,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可从中获益。
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治疗SUI的常见术式,又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1、经耻骨后悬吊术,吊带从尿道中段下方通过耻骨后区域穿出,形成U型支撑尿道
2、经闭孔悬吊术,吊带从尿道中段下方穿过两侧闭孔区,避免触及耻骨后,无需膀胱镜,操作简单
永州市第人民三医院吴敏红指出,对于尿道高活动性SUI、以SUI为主的MUI都是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的适应症,内括约肌障碍型SUI可以通过经耻骨后悬吊术改善症状。两种悬吊术相比,经闭孔悬吊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较快,具体适合哪一种,还要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