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急诊科

ECMO上演“生命逆转” 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成功救治高危肺栓塞患者

深夜的ICU,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近日,49岁的吴女士(化名)因“大面积肺栓塞”命悬一线,血压骤降、血氧持续低迷,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南方医院增城院区重症医学科紧急上演。

凶险!突发“致命栓塞”

据了解,49岁的吴女士于夜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肺动脉CTA检查直指“大面积肺栓塞”。作为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肺栓塞以“发病急、死亡率高”著称,高危患者死亡率超50%。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立即给予高流量辅助呼吸,然而,即便氧浓度调至100%,吴女士仍持续低氧血症,只能紧急插管上呼吸机,但病情未见转机,仍因疾病迅猛进展而继续恶化。该院重症医学科接到急会诊后,火速将患者转入ICU,启动高危肺栓塞抢救流程。

攻坚!ECMO紧急启动,40分钟抢回生机

呼吸机纯氧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仅88%,血气分析显示氧合指数低至64.4mmHg——每一个数字都在预警:患者随时可能因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和右心衰竭丧命!

“立即启动VA-ECMO预案!”重症医学科主任余让辉当机立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肺循环和心脏功能已濒临‘瘫痪’,VA-ECMO能同时替代呼吸和循环功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关键时间。”

ECMO(体外膜肺氧合),这一被称为“生命支持利器”的技术,此刻成了吴女士的希望。医护团队默契配合,穿刺、置管、调试参数……V-A模式ECMO成功运转,监护仪上的血氧数值逐渐回升,缺氧状况明显改善。短短20分钟,这场生死拉锯战首战告捷。

护航!多学科协作,58小时ECMO支持后成功撤机

在ECMO支持的58小时里,重症医学科团队24小时严密监护,时刻调整治疗方案。三天后该院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团队在ECMO支持下,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为吴女士实施肺动脉取栓术,重症医学科医护全程护航。当天12:20,成功撤除ECMO支持,随后逐渐脱离呼吸机。再三天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回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过精心护理,吴女士于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并为医护团队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科普】沉默的“杀手”——肺栓塞

肺栓塞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和治疗手段有限等特点,是一种让医生都闻之色变、十分痛恨的病症。肺栓塞(PE)是由“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大多数肺栓塞是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室的血栓所引发,尤其来自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的血栓。

肺栓塞常常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导致留给临床治疗的时间很短。而肺动脉管腔一旦被堵塞,便会直接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如果是急性的重度肺栓塞,有可能会在30~120分钟内致人死亡,高危患者死亡率可超过50%。

(通讯员:李玥琪、赖雅菲、刘进娣;图片由医院提供)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