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团队完成首例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应用,为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标志着该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年轻患者突发心梗传统治疗方案存顾虑
才三十出头的黄先生(化名)在运动时突然出现胸痛症状,心前区闷痛并伴有呼吸困难,休息半小时后症状虽能自行缓解,但未得到有效治疗。第二天,饭后的他更是突发压榨样胸部疼痛,疼痛放射至后背部及左上肢,还伴有冷汗、恶心、干呕等症状。紧急送往当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立即进行了急诊冠脉造影。当地医院紧急开通了左回旋支(LCX)闭塞病变,并建议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择期行二次PCI术。
尽管手术顺利,但术后黄先生仍不时感到阵发性胸闷,还伴有头晕、头昏等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对再次心梗充满担忧,同时又不想年纪轻轻就在身体内植入金属异物,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之中。
了解前沿技术寻求更优治疗方案
黄先生和家人并未放弃,他们通过上网了解到生物可吸收支架这一前沿技术。抱着一线希望,他来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崔凯门诊就诊咨询,希望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崔凯主任介绍:“近年来,随着‘介入无植入’理念在冠心病治疗领域不断深入,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手段愈加丰富并广泛在临床上应用推广。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支架,全可降解支架的到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多样、有效的治疗策略,避免了部分患者尤其年轻因永久植入金属异物而产生的担忧。冠脉可吸收支架主要适用于年轻患者、对金属过敏或有心理顾虑者、需保留后续治疗选择(如二次手术)者。”
精准手术,成功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
经过对黄先生病情及造影图像的详细分析,结合他的情况,崔凯主任认为可以考虑行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术。这一消息让黄先生和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做好术前准备后,崔凯主任带领冠脉介入手术团队为黄先生行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术+经皮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冠状血管血管内影像[OCT]+冠状动脉造影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黄先生胸闷缓解,第三天康复出院。对此,家属非常感激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谢谢你们!我先生现在没有心理负担了,终于喜笑颜开了!”
【专家科普】
冠心病可吸收支架是采用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镁合金、铁合金)制成的新型支架,植入后可支撑血管,完成使命后逐渐完全降解,无残留。
其核心优势包括:1、无永久残留:避免金属支架长期存留导致的血管“僵化”、再狭窄等风险,降解后血管恢复自然舒缩功能。2、缩短服药时间:部分类型支架降解后无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低出血风险和药品负担;支架完全吸收后不影响后续其他疾病治疗。3、兼容影像检查:不影响未来CT、MRI等检查。
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是降解时间差异:部分支架需2-3年完全吸收,可能影响短期复查判断。二是技术要求高:病变处理要求高,完全不同于普通金属支架,需额外培训,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三是病变类型限制:不适用于严重钙化、弥漫性长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目前在个别病人还存在血栓和再狭窄,需要进一步摸清使用规律。
崔凯主任强调:“是否能植入可吸收支架需充分评估具体病变后才能明确。”
(通讯员:邱世锋、刘进娣;图片由医院提供)
-
-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病因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血供不足,引起心绞痛或心梗的一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内膜上... 详细»
-
-
冠心病治疗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心绞痛药物等,用于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心绞痛等症状。... 详细»
-
-
冠心病药物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疾病。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药物: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 详细»
-
-
冠心病支架
冠心病支架,又称动脉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手术器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心脏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支架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 详细»
-
-
冠心病风心病如何调理
冠心病和风心病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合理的调理可以改善病情和控制病情的进展。下面是一些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在日常可以采取的措施。1.合理饮食:选择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