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据了解,病毒性肝炎是孕妇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妊娠期感染可严重危害孕妇及胎儿,病原发病率约为非妊娠妇女的6-9倍,急性重型肝炎发生率为非孕期妇女的65.5倍。母婴传播是HBV(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新生儿期感染后,90%以上表现为慢性感染,是家族聚集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
但是,孕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高云飞告诉大家:乙肝母婴传播可阻断,阻断母婴传播可显著降低HBsAg流行率。
一、乙肝妈妈是如何把HBV传染给胎儿的呢?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乙肝母婴传播是指乙肝妈妈在怀孕期、生产时、产后哺乳期出现乙肝病毒进入胎儿或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乙肝母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其中宫内感染指在怀孕期乙肝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婴儿出生时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情况下再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也无效,而且90%成为慢性感染者,主要见于乙肝妈妈体内病毒水平比较高的情况。
二、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妈妈妊娠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及乙肝病毒含量,到专科门诊进行咨询,专科医生会根据乙肝妈妈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建议和治疗,宝宝出生后医生会给宝宝注射乙肝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目前通过怀孕期妈妈的治疗和产后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感染率接近为0。
三、乙肝妈妈可以给宝宝喂母乳吗?
新生儿在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后可接受表面抗原阳性妈妈哺乳!在母乳中乙肝病毒含量非常低,基本不会引起交叉传染,少量病原体可刺激免疫发生,更利于宝宝产生免疫!
四、乙肝妈妈在任何时候都能怀孕吗?
育龄乙肝妈妈备孕需检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对于肝功能正常、且乙肝病毒载量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怀孕。
五、乙肝妈妈怀孕期间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吗?
如果乙肝妈妈在未进行上述检查已经妊娠,或者孕前检查条件符合妊娠,均需要在12-24周进行乙肝病毒DNA 检查,当它≥2×10E5时,孕28周前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妊娠期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是安全的。
六、为了减少乙肝母婴传播,需要剖宫产吗?
不必盲目选择剖宫产,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乙肝母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剖宫产并不能降低母婴传播概率。分娩方式由产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分析决定。
七、何时去给宝宝做乙肝随访化验呢?
随访的适当时间为7~12月龄,即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后1~6个月;如果这期间未随访,则12月龄后仍需随访。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是随访的最佳时机。
八、乙肝爸爸的孩子应该如何处理呢?
乙肝爸爸通常不会通过生殖途径传染给宝宝,但由于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伴侣需积极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爸爸要定期检测、必要时接受治疗。日常接触(如一起吃饭、握手、咳嗽、打喷嚏等)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
(通讯员:刘进娣、云丽斯)
-
-
世界肝炎日: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只靠打疫苗还不够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国是肝炎大国,目前全国有9000多万的慢性乙肝感染者,而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肝的最主要传播方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闵筱辉副教授表示,通过对乙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 详细»
-
-
世界肝炎日:长效干扰素或可“治愈”乙肝,这几类患者可不要错过
3岁乙肝患儿因为乙肝“大三阳”(指乙肝e抗原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转氨酶升高等情况无法按时入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团队用长效干扰素对患儿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详细»
-
-
乙肝炎可以吃面包吗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其饮食是不受影响的,避免饮酒即可。如果是慢性肝炎或者是急性肝炎的患者,在病情活动期,患者往往有胃肠道不适症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饮食上避免饮酒和应用损害... 详细»
-
-
肝炎跟乙肝有什么区别
乙肝指乙型肝炎,肝炎跟乙型肝炎的区别包括范围不同、原因不同、伴随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1、范围不同肝炎是广泛的概念,所有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都称为肝炎,如乙型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乙型肝炎属于... 详细»
-
-
乙肝肝炎头破了能输液吗
乙肝肝炎头破了一般是能进行输液的。因为如果出现乙肝肝炎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腹泻的情况产生,导致脱水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通过使用氯化钠溶液来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有效的避免体内出现电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