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艾灸哪个部位
-
病情分析:
胃寒患者可选择在神阙穴即脐位灸。艾灸具有灸火的温热和药物的作用,通过刺激肚脐,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温散寒、止痛的作用。而且,艾灸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体内冷空气排出体外,加速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并能有效抑制炎症,增加排泄,建议患者外出时注意保暖,多吃水果蔬菜。
-
-
-
李斌 副主任医师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二级甲等
胃寒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大便稀、舌苔白腻等症状。艾灸具有壮阳、通络、温经散寒的作用。因此,艾灸可用于治疗胃寒症状。艾灸的主要位置是神阙、关元、气海、中脘、监利、水刀、舒天等腹部穴位,可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结合,背部还可与皮俞、舒威结合。艾灸每个穴位5~10分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艾灸涌泉穴可以提高身体的正气。
-
-
-
胃寒会引起月经少吗?
胃寒是属于中医学中的术语,是由于脾胃气虚所引起的病症,其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饮食... 详细»
-
-
胃寒怎么办?多吃这5种食物,暖胃又暖心
中医认为,胃寒是由于患者进食太多生冷食物,造成脾阳虚弱引起的。胃寒患者经常会出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