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转氨酶是一种在肝脏细胞内由转氨作用产生的酶类。当人体肝脏受到损害时,例如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等,肝细胞会释放出更多的转氨酶,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因此,高转氨酶水平通常是肝脏问题的一个指标。但是,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也可以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下面是转氨酶高的几个可能原因:
1、肝炎: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肝炎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这些病毒通过感染肝细胞引起炎症,从而促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
2、药物或毒物性肝损害:某些药物、有毒物质或酒精滥用也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从而引起转氨酶升高。常见的药物如布地奈德、对乙酰氨基酚等都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3、肝脂肪变性:肝脏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中脂肪积聚过多,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常见于肥胖、酗酒、糖尿病等人群。当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时,会导致肝脏功能障碍,进而使转氨酶水平升高。
4、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健康肝脏组织逐渐被疤痕组织所代替。在肝脏组织受损时,会释放更多的转氨酶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转氨酶水平升高。
总而言之,转氨酶高并不是一定表示患有肝炎,它只是一种肝脏问题的指标。进一步的诊断需要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肝功能评估、乙肝病毒等特殊试验,以及必要时的B超或肝组织活检等。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病情进行判断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因此,在发现转氨酶高时,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