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心律过缓即心动过缓,是指心脏搏动的速度变慢,通常提示心率低于60次/分。引起心律过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抑制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引起心律过缓。
2、自发性传导系统异常:心脏的传导系统受到损伤或异常,导致心脏节律产生问题,如窦房结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等。
3、神经调节异常: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当神经调节出现问题时,可能导致心律过缓。
4、代谢紊乱和电解质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钙等,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搏动。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5、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的先天性畸形、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结构异常也可能导致心律过缓。
心律过缓的症状和表现包括心悸、头晕、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晕厥和心脏骤停。
诊断心律过缓需要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有时还需要进行心脏超声、运动试验等辅助检查。应针对引起心律过缓的原因进行治疗,如药物调整、手术或介入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律过缓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在发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从医生的治疗建议。
-
-
窦性心律过缓怎么调理
若是成年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就称之为窦性心律过缓,通常会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以及睡眠状态。一般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窦性心律过缓,不需要进行治疗。若是... 详细»
-
-
心电图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
如果在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候,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小于60次每分钟称之为心率过缓,术语称为心动过缓。心率过缓既有一些是生理性的也有一些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心率过缓一般见于老年人群或者长期进行体育锻炼... 详细»
-
-
窦性心律过缓怎么治
窦性心律过缓是指心脏的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速度过慢,导致心率低于正常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观察治疗:对于轻度的窦性心律过缓,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心电图、测量心率以及... 详细»
-
-
窦性心律过缓伴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过缓伴心律不齐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通常由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速度过慢或不规则引起。以下是分析:1.定义:窦性心律过缓是指窦房结每分钟发放冲动的次数少于60次,而窦性心律不齐则是指窦房结发放冲动的时... 详细»
-
-
窦性心律过缓心率过低
窦性心律过缓是指窦房结起搏点发放冲动的速率过慢,导致心率过低。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每分钟激发心脏节律70-100次,心房和心室等依次紧随其后跟随起搏,完成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动作。而当窦性心律过缓时,心率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