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节食是一种常见的减肥方法,但长期的节食可能会导致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或者红细胞内含的血红蛋白量不足,从而导致身体缺氧、疲劳和其他健康问题。长期进行节食可能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节食可能造成的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身体内的营养素摄入不足,特别是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对于血红蛋白合成至关重要的营养素。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B12和叶酸则是合成红细胞的必要营养素。长期的节食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血红蛋白的合成,最终导致贫血的发生。
节食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问题,影响营养吸收。长期的节食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这样就会导致身体无法充分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素,特别是对于血红蛋白合成所需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
为了避免贫血的发生,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素,并确保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如果出现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
-
贫血多少是严重的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的男性和110g/L的女性被认为是贫血,而严重贫血通常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g/L。严重贫血可能对患... 详细»
-
-
贫血特征
贫血的话一般会出现脸色发黄或者发白,营养不良,而且发育缓慢,有的也会食欲下降,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等。一般的贫血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但是也有的的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建议平时合理的搭配饮食。多吃各种... 详细»
-
-
贫血的症状有哪些?贫血如何调理?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贫血,特别是女性。很多人认为贫血是很轻微的一种疾病,不需要任何的治疗或者调养,身体就可以自行恢复,根本不把贫血放在心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