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打上止吐针氯丙嗪异丙嗪注射液后出现发烧是一种药物不良反应。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身体的影响,从而引发发热,需要及时处理。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症状: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体温超过38.5°C,应立即就医。同时,也需要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2.降温处理: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浴、冷敷等。同时,也可以适当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调整药物:如果病人的症状持续不改善,可能需要调整氯丙嗪异丙嗪注射液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但是,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其他副作用的风险。
4.预防感染:由于发热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反应增强引起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这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有感染风险的人或物,以及定期接种疫苗等。
总的来说,打氯丙嗪异丙嗪注射液后出现发烧是一种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高热、持续呕吐、血压降低等,应及时就医。
-
-
发烧发烧发烧发烧发烧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常是由于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的原因可以是感染,如感冒、流感、肺炎等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还可以是其他炎症反应,如风湿性疾病、肿瘤等。发烧也可以是机体对药... 详细»
-
-
几度发烧算发烧
正常的体温一般是在36度到37.2度左右,当成年人体温超过37.3度便算发烧;而婴幼儿超过37.5度则属于发烧。如果发烧温度没有超过38度的,则属于低烧;发烧温度超过39度的则属于高烧。发烧主要是受到... 详细»
-
-
发烧
发烧是人体在面临外界病原体入侵时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通常伴随着体温的升高。以下是分析:一、病因发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感染、炎症、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感冒、流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