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身体体征改变、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
一、症状
1、身体体征改变:患者身体瘦长,皮下脂肪缺乏,肌张力低下,直立时上腹凹陷,下腹膨隆,用手按压,可感到腹肌松弛无力,且有压痛。
2、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常诉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同时,恶心、呕吐、便秘也是胃下垂的常见症状。
3、全身症状:胃下垂患者食欲减退,顽固性腹胀,以食后症状尤为突出,经常嗳气不止,左腹有下坠感和压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时加剧,平卧时减轻。
二、治疗:
1. 饮食调整: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等,同时也要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建议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饱腹。
2. 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同时也应该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应该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等,避免增加胃部的压力。
3. 药物治疗:可以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治疗。
4. 必要时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升胃的位置,减轻胃下垂带来的症状。
同时,患者也应该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
胃下垂的饮食
胃下垂形成原因是胃周围韧带松弛或胃壁张力减低,因为重力,胃会从正常位置下降,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胃下垂患者一般都是比较瘦小、骨骼纤细全身肌肉发育不良的人。患者一定要格... 详细»
-
-
胃下垂症状表现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它是指胃部的位置下降,导致胃的一部分或全部进入盆腔。胃下垂的症状可能包括:1.腹部不适:患者常常感到胀气、肚子胀、腹痛等不适感。有时候还会出现腹部轻微的隐痛,胃下垂患者在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