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急性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急性肝衰竭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因、肝功能损伤程度、并发症、治疗措施等。
1.病因: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肝衰竭预后不同。例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衰竭预后较好,而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引起的急性肝衰竭预后较差。
2.肝功能损伤程度:肝功能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常用的肝功能评估指标包括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等。
3.并发症: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4.治疗措施: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体来说,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
急性肝衰竭是指在短时间内原本没有肝脏疾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肝脏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具体如下:1.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病毒感染,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这些病毒... 详细»
-
-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几周内,导致肝脏功能急剧下降。该疾病的症状通常出现得很快,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和腹泻。这些症状是由于肝... 详细»
-
-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
急性肝衰竭是指在短期内发生的严重肝功能衰竭,常常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目标是保护残存肝功能、支持并维持肝功能,同时积极处理潜在的原发病因和并发症。以下是对急性肝衰竭治疗的分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