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熬制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以下是中药的具体熬制方法。
一、准备工作
1.选择合适的器具:熬制中药最好使用陶瓷、砂锅或不锈钢锅,避免使用铁锅或铝锅,以免影响药效。
2.清洗药材:将中药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3.浸泡药材: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二、熬制过程
1.火候控制:一般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慢熬煮。火候的掌握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嘱来确定,有些药材需要武火急煎,有些则需要文火慢炖。
2.搅拌药材:在熬制过程中,要不时搅拌药材,以确保药材均匀受热,防止粘锅或烧焦。
3.加水原则:熬制中药时,一般需要加入适量的水,水面要高于药材表面2-3厘米。如果在熬制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多,可以适当添加热水。
4.熬制时间:不同的药材熬制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解表药、清热药等熬制时间较短,约15-20分钟;滋补药、根茎类药材等熬制时间较长,约30-60分钟。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医嘱或药材的说明来确定。
三、特殊药材的处理
1.先煎:有些药材如贝壳类、矿石类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要先煎15-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熬制。
2.后下:有些药材如薄荷、砂仁等,含有挥发油,久煎会降低药效,需要在其他药材熬制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煎5-10分钟即可。
3.包煎:有些药材如花粉、细小种子等,容易漂浮在水面或沉底,需要用纱布包好后再放入锅中熬制。
4.烊化:有些药材如阿胶、鹿角胶等,需要先烊化,即将其放入热水中融化,再加入其他药材熬制。
四、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中药的熬制方法和用药剂量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熬制方法。
2.注意卫生:熬制中药时要保持器具和手部的清洁,避免污染药材。
3.保存方法:熬制好的中药应趁热过滤,去除药渣,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如果需要保存,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一般可保存2-3天。
4.服用方法:服用中药时要注意温度,一般以温热为宜。有些中药需要分多次服用,应按照医嘱按时服用。
总之,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保证治疗效果。在熬制中药时,要认真按照医嘱和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
-
儿童中药怎么熬
儿童中药的熬制步骤一般包括选择合适的药材、清洗药材、煎煮药材、过滤药渣以及分装保存。1.选择合适的药材:根据孩子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中药材。一般来说,儿童中药以温和、安全为主,不宜使用过于刺激性或... 详细»
-
-
电熬药锅熬中药怎么熬?
电熬药锅是一种用电力来加热熬药的器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熬中药。1.准备材料: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清水,一般来说,每种中药材的用量和煎煮时间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准确计算。同时,... 详细»
-
-
下奶中药怎么熬
下奶中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调理方法,可以帮助产妇增加乳汁分泌量。下奶中药在熬制时一般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浸泡、煎汤、存储。1.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常用的下奶中药材料包括熟地黄、枸杞子、当归、白芍、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