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归胃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一条经络,与胃脾相关,是调节消化和营养吸收的重要通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归胃经的中药:
1.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湿热中阻等病症。
2.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热呕吐、湿热泄泻等。
3.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适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胃火牙痛等。
4.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胃热呕吐等。
5.石膏: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治疗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
6.知母: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等。
7.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等。
8.天花粉: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适用于治疗热病口渴、肺热燥咳等。
9.淡竹叶:具有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
10.石斛: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治疗胃阴不足、口干烦渴等。
11.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阴虚证、心烦失眠等。
12.玉竹: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胃阴不足、咽干口渴等。
13.沙参: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适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胃阴不足等。
14.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等。
15.玄参: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适用于治疗热病伤阴、津伤便秘等。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归胃经的中药,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中药也归胃经。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同时,需要注意中药的使用方法、剂量和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
归胃经的中药有哪些
归胃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与胃相关的经络系统。根据中医理论,归胃经主要负责调节胃的功能,包括胃的消化吸收、运化水谷和营养物质的转化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材:1.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 详细»
-
-
胃经五输有哪些
五输是五输穴的简称,即井、荥、输、经、合,胃经为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五输穴通常是指厉兑穴、陷谷穴、内庭穴、解溪穴、足三里穴等。1、厉兑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井穴,位于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的脚侧后方... 详细»
-
-
桑叶的性味归经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中医认为,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出血等症。1.疏散风热:桑叶味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