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肝炎血常规能查出来。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一类疾病,常见的类型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在临床上,检查肝炎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在肝炎的血常规检查中,医生通常会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贫血情况以及出血风险等方面的情况。
当患者患有肝炎时,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例如,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增高,这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或者细菌感染过程中产生了炎症反应。血小板计数可能会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肝脏受损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此外,肝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贫血情况,导致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需要强调的是,血常规检查虽然可以为肝炎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但不是具体诊断肝炎的手段,仅是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筛查。如果出现肝炎的症状或者疑似肝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更详细的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肝炎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总之,血常规检查在肝炎的筛查和评估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并不能单凭血常规指标确定肝炎的存在。最终的诊断还需要医生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诊后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
肝炎弥漫性病变肝炎一般指肝弥漫性病变。肝弥漫性病变是指肝脏组织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表现,主要为肝脏组织的广泛性、非局限性的病理改变。肝弥漫性病变可能与代谢异常、炎症、寄生虫感染、淤血性疾病、肝硬化等原... 详细»
-
-
戊性肝炎现在成重症肝炎了
戊型肝炎,又称急性戊型肝炎或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戊型肝炎最常见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越南、泰国和印尼等国家。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物和水污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