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功能损害,导致肝脏无法正常执行其生理功能。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肝衰竭的常见原因:
1.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衰竭。
2.药物和毒物: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毒素对肝脏具有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衰竭。例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等。
3.酒精滥用: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最终可能引发肝衰竭。
4.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可攻击肝脏组织,导致肝衰竭。
5.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如威尔逊病、血色病等,可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衰竭。
6.肝脏血管疾病:如布加综合征、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可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衰竭。
7.急性肝损伤:严重的急性肝损伤,如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急性中毒等,可迅速导致肝衰竭。
8.其他因素:某些罕见的原因,如妊娠急性脂肪肝、肝移植排斥反应等,也可能引起肝衰竭。
需要注意的是,肝衰竭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个体的遗传因素、基础健康状况和其他潜在疾病也可能影响肝衰竭的易感性。
-
-
肝衰竭预后
肝衰竭的预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存在的并发症以及接受的治疗等。以下是肝衰竭预后的一些重要因素:1.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肝衰竭可以是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者急性肝炎等疾病的结... 详细»
-
-
肝衰竭护理
肝衰竭是指肝功能出现严重和持续的损害,导致肝脏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的护理包括以下几点: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肝衰竭患者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维持身体机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 详细»
-
-
肝衰竭的治疗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当肝脏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时,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治疗,肝衰竭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肝衰竭的治疗方法:1.支持性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