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思伤脾、怒伤肝、忧伤肺”是中医情志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种状况的详细介绍。
1.思伤脾:中医认为,过度思虑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当人们过度思考问题、焦虑不安或忧愁思虑时,会导致脾胃的气机不畅,消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长期思虑过度还可能导致脾胃虚弱,影响身体的营养吸收和健康。
2.怒伤肝: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中医认为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会导致肝气上逆,出现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症状。长期愤怒还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问题。此外,愤怒还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3.忧伤肺:忧愁和悲伤是常见的情绪,中医认为忧则气郁,悲则气消。过度忧伤和悲伤会导致肺气郁结,出现胸闷、咳嗽、气短等症状。长期忧伤和悲伤还可能导致肺气虚弱,容易感冒、咳嗽等。
总之,情绪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密切,应该重视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
-
思伤脾怒伤肝忧伤肺
喜怒哀乐惧其实跟我们人体器官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就是以五脏精气为基础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变化。因此如果平时情绪过于激动的话,也会影响到五脏的健康,使得身体感染了各类疾病。因此平时如果...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中医方面讲究的是平衡,人们的喜怒哀乐惧跟内脏其实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其实情志活动主要是以五脏精气作为基础的,人的精神刺激通过内脏的机能,反映为各种情绪的变化。一般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人体...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是中医对情志影响五脏的基本认识。1.怒伤肝: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主管血液的储存和分布,以及身体的调节和平...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出自哪里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具体来说,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当人处于喜悦状态时,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当人处于忧虑状态时,会影响肺部的功... 详细»
-
-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出自哪里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通过经络联系身体的五脏六腑而形成有机整体。因此五脏对人体的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各类情绪,因此中医经常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点出了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