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双主院区”系列专访|侯玉清:以“心”为桥,共绘“双主院区”新图景

在南方医院“双主院区”战略的推进征程中,有一位身影始终活跃在增城院区的临床一线。他以近50年的从医积淀为笔,以对两院区协同发展的深刻理解为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侯玉清教授。

战略共识:打破“分院思维”让优质医疗“无差别”延伸

“双主院区不是简单的‘一院两区’,而是要从理念上彻底转变——增城院区不是‘分院’,而是与院本部并行管理的‘主院区’。”谈及对战略的理解,侯玉清教授的语气坚定而恳切。在他看来,这一战略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增城院区的战略定位”,通过政策倾斜与资源统筹,让这里摆脱“标准低、格局小”的局限。

如何落实?他认为关键在于“双向赋能”:一方面,院本部需输出优质专家资源,将成熟的医疗技术、教学模式、科研思路“平移”至增城院区;另一方面,增城院区要主动承接优势,形成与本部“同质同标”的诊疗体系。“就像我们心内科的介入技术,在本部能做的复杂冠脉手术、主动脉瓣介入,在增城院区也要能常规开展。”

如今,在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增城院区心内科已成功通过全国胸痛中心认证,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与本部实现“无缝衔接”。

破局实践:以技术为钥,打开区域医疗“新局面”

进驻增城院区以来,侯玉清教授始终直面发展挑战:当地医疗基础薄弱、优质病源不足、区域影响力待提升。“不能只盯着增城本地,要把目光投向珠三角、粤东地区。”他提出的“技术引流”策略,成为破局的关键。每周五的专家门诊,他的诊室前总是排满患者,其中不乏从东莞、惠州专程赶来的疑难病例。一位曾辗转多家医院的冠心病患者,得知他在增城出诊后专程前来,“侯教授不在场,我就不做手术”的信任,正是对其技术实力的最好印证。

为了让更多患者知晓“家门口的优质医疗”,他不仅亲自主刀复杂手术,还推动科室开展外周大血管介入、主动脉瓣介入等高端技术,用实力打破“区域医疗天花板”。

“打铁还需自身硬。”他常对年轻医生说。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形成了“病例讨论—手术带教—随访管理”的闭环体系,年轻医生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科室整体诊疗能力进入“快车道”。

传承担当:加入专家团,让“南医精神”薪火相传

“加入南香山医疗专家团,是责任,更是情结。”侯玉清教授坦言,自己与南方医院的羁绊已延续近50年,军人出身的他始终怀揣“全院一盘棋”的信念。在他看来,专家团的使命不仅是“帮扶”,更是“传帮带”——把本部的技术经验、管理理念,通过手把手带教传递给增城院区的年轻团队。

作为冠脉介入领域的资深专家,侯玉清教授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被称为华南地区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四小龙”之一。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他不遗余力培养年轻医生,查房时亲自为年轻医生点评病例,在导管室与他们共同商量复杂病例的治疗方案,将技术水平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年轻医生的整体水平。此外还积极邀请多个学科的介入专家来到增城院区,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和病例分享,同时鼓励年轻医生走出去,参与各级学术活动,提高他们在同行中的认可度,实现临床技术和学术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愿景展望:从“同质化”到“特色化”,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在专科建设发展方面,侯玉清教授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心内科已不再是单纯的内科系统,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介入技术,甚至部分替代了外科手术。例如,冠心病的心肌梗死抢救、先心病的救治、瓣膜病起搏器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介入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外科重大创伤,深受患者欢迎。“未来的增城院区,不仅要与本部‘同质’,更要形成‘特色’。”侯玉清教授的规划清晰而务实: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珠三角心血管急症救治中心”,让周边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即可享受顶级诊疗;通过短视频科普、媒体宣传等方式,扩大区域影响力,让“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成为患者心中的“放心品牌”。

不久前,他参与救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张先生,经一周精准治疗后转危为安。这个案例让他更加坚信:“只要我们持续提升技术、做好服务,老百姓一定会信任我们、选择我们。”

如今,增城院区心内科在修建成主任、崔凯主任两任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发展进步,开展了多项特色诊疗项目,并获得了全国胸痛中心建设的认证,这都标志着科室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侯玉清教授相信,在年轻医生的努力下,心内科将发展得更加快速和稳定,赢得老百姓更好的口碑。

从理念共识到临床实践,从技术传承到愿景规划,侯玉清教授以一颗“医者仁心”,在南方医院“双主院区”的蓝图上,勾勒出温暖而坚实的笔触。正如他所说:“两个院区就像人的左右心室,只有协同发力,才能为区域健康事业泵出更强劲的动力。”

(通讯员:刘进娣)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