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浩 主任医师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眼睛进虫子后,多数情况下可通过生理机制自行排出,但能否顺利排出受虫子大小、位置及个体反应等因素影响。
眼睛具有天然的防御机制,当异物进入时,泪腺会迅速分泌大量泪液,泪液中的溶菌酶等成分可溶解部分微生物,同时泪液冲刷作用能带动异物向眼角移动。此外,瞬目反射即眨眼动作会加速泪液更新,进一步促进异物排出。若虫子停留在结膜囊或附着在球结膜表面,通常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随泪液排出。
若虫子体积较大或卡在角膜表面,可能因摩擦导致角膜上皮损伤,引发明显异物感、畏光、流泪及眼红等症状。此时泪液冲刷效果有限,强行揉眼可能加重角膜损伤,甚至将虫子嵌入更深组织。此外,部分昆虫可能携带病原体,若未及时清除,可能增加结膜炎、角膜炎等感染风险。
若尝试眨眼、流泪后异物感仍未缓解,或出现眼痛、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立即就医。眼科医生会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明确虫子位置,用无菌棉签、镊子或冲洗针头等专业工具安全取出,并评估角膜损伤程度,必要时开具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