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身体出现不良症状,经过检查才发现有肠道息肉发展。肠息肉作为局部黏膜增生后形成的病变,可以单个发生,也可能多个息肉同时存在,可根据息肉的大小,性质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另外,该疾病发展期间许多信号会发出,要去了解疾病有哪些特点,如果自己也有,引起重视且第一时间配合治疗。
1、粪便有鲜血
大部分出现肠息肉的患者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但随着疾病发展部分症状会慢慢浮现,包括排便过程中粪便有鲜血,这种情况除了怀疑痔疮,还有可能是局部的息肉在发展。
病变出现后局部的粘膜容易因为排便过程中受到挤压,摩擦等而破损,破损之后通常会血液流失,流失的量比较多,会附着在粪便上,因此排泄出来的粪便上面才有鲜红色的血液。如果经常有这种情况,又不清楚原因,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2、腹泻
体积比较大的息肉会导致患者腹泻,肠道保持功能良好,没有病变的情况下消化顺利,每天规律饮食获取食物,正常消化且把营养物质吸收,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第一时间排泄出来,粪便为长条状,黄褐色。
但如果总是拉肚子,有腹泻这种特征,除了怀疑吃坏了肚子,还有可能是肠道某些疾病的发展,需经过检查了解疾病类型,严重程度,有时部分息肉长时间在肠道发展影响着健康,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患者就会经常腹泻。
3、腹部疼痛
腹痛许多人不以为意,吃点止痛药或者服用调理肠胃功能的药物缓解即可,却不知道引发腹痛的原因复杂,有时并非肠道疾病,而是胰腺、胆囊或者肝脏疾病在发展。
当然,肠道息肉出现,随着时间推移息肉可能会体积增大,性质改变,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反复顽固的腹痛。可见,经常性腹痛不要当做小问题去对待,很可能是息肉已经悄悄发展。
4、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规律是健康的特征之一,如果可以每天固定的时间上厕所,排便一到两次,说明肠道比较健康。但如果突然间排便习惯改变了,连续几天没有上厕所,或者一天排便好几次,原本规律的习惯不再保持,可要引起重视。
排便习惯改变大多提示肠道疾病在发展,包括肠息肉,肠癌,不清楚原因最好及时就诊,否则局部的病灶不断发展,信号发出又不够重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其他问题。
-
-
肠道息肉早期症状
肠道息肉早期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症状:大部分肠道息肉在早期并不会引起任何明显的症状。2.便血:当息肉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肠道,就会导致便血。血便的颜色一般呈鲜红色,可以与粪便混合或覆盖在粪... 详细»
-
-
肠道息肉严重吗
肠道息肉是一种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指的是肠道内出现的一种非恶性肿瘤,一般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部位。肠道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两种,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肠道息肉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详细»
-
-
胆囊息肉会引起哪些身体不适
胆囊息肉可能会导致右上腹疼痛、腹胀,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1、右上腹疼痛:胆囊长时间受炎症刺激,可能会形成胆囊息肉,分泌过多胆汁刺激胃肠,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2、腹胀:胆囊息肉体积增大,可... 详细»
-
-
肠道息肉吃什么好
肠道息肉与饮食具有息息相关。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的相互作用可以成为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患者平时要多吃纤维高的食物,多吃香蕉、西红柿、黄瓜、绿叶蔬菜等,果胶可以在肠道表面粘膜上形成保护层,防止病原体入侵,... 详细»
-
-
肠道息肉如何判断良性
肠道息肉即肠息肉。肠息肉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判断是否良性:1.通过肠镜检查:肠息肉通常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来观察和评估。医生会使用肠镜将其插入肛门,并在内窥镜的帮助下观察肠息肉。根据息肉的形状、颜色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