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彬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科
午后和晚上间歇性低热,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布鲁氏菌病等疾病引起的病症,需要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等各种原因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产热、散热功能,使体温调节障碍,出现反复低热、头晕、心慌、胸闷、潮热等现象。可遵医嘱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调理,必要时对症处理。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人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碘摄入异常等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出现低热、烦躁、易怒、消瘦、多食、容易饥饿等表现。可遵医嘱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3、结核病:感染结核杆菌后引起结核病,会出现反复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等表现。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注射用链霉素等。
4、类风湿关节炎:因遗传因素以及寒冷刺激、免疫功能紊乱等各种原因引起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反复低热、乏力、手指关节晨僵、疼痛等症状。明确诊断后遵医嘱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风湿骨痛片等药物治疗。
5、布鲁氏菌病:感染上布鲁氏菌后引起布鲁氏菌病,可出现乏力、发热、肌肉及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现象。确诊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多西环素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丙烯分散片等。
另外,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梅毒、艾滋病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午后和晚上低热的现象,应当到医院就诊,查清具体原因后按照医嘱治疗。要注意充分休息,不要劳累;饮食均衡,营养全面,多喝水。
-
-
头痛有低热
患者头痛期间如果伴随有低热症状,多考虑是因为低热导致中枢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引发的一种临床表现。建议患者可以先使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退烧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当体温正常后头痛症状多可以消失。导致患者低热的病因... 详细»
-
-
肺结核低热
肺结核常常出现低热的表现,多表现为午后潮热,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来的肺部组织炎性病变,症状包括低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肺结核的治疗包括抗结核的药物和对症支持的药物治疗,... 详细»
-
-
甲亢会低热吗
甲亢可能会出现低热。甲亢是一种高代谢的疾病,通常产热会明显大于散热,所以在很多患者会出现体温轻度升高的低热表现,且明显的怕热、出汗、皮肤潮湿。测量体温时多为轻度体温升高。与其他的发热大多不同,无明显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