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集结52人医疗队,驰援广州南沙区助力疫情精准防控!
6月20日中午1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集结一支由5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核酸采样医疗队驰援广州市南沙区,助力疫情精准防控。这是继6月19日下午101名医务人员驰援东莞虎门连夜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后,大学城医院再次集结核酸采样医疗队驰援广州市南沙区。而此前,大学城医院核酸采样医疗队已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安排,多次出征南沙区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
-
-
防护服背后写上对父亲的爱,就是致敬父亲节的最好style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强壮的肩膀、深沉的背影,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如山的父爱
-
-
前列腺癌免费筛查!这份父亲节健康大礼,快来替老爸们签收吧!
在很多个家庭中,父亲总是话不多但默默付出那一个,他们对于自己的感受甚至病痛,往往缄口不言能忍则忍,这就需要儿女们主动去关心,本周日(6月20日)是父亲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为“父亲”们送上一份健康大礼——前列腺癌免费筛查公益项目
-
-
致敬抗疫一线同事,康竞医生原创歌曲《白衣》相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袭白衣,是你的战袍,也寄托我们的敬意。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康竞原创一首歌曲《白衣》致敬同事。 mv的一幕幕,都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身影。康医生表示,有这么多人一起为抗疫努力,我们一定行!
-
-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战,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中山大学党委的号召,迅速组织部署,精准施策,统筹院内、院外防控两个大局,集中力量、夜以继日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逸仙力量。医院各级党组织形成强大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医护人员迅速响应、踊跃请战,纷纷穿上“白色战甲”,彰显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
-
“闲不住”的她们在居家隔离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支援抗疫一线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广州人平静的生活。5月29日,因疫情防控需要,荔湾区海龙街被划为“严格管控的重点区域”,东漖街被划为“严格封闭的重点区域”实施管理。
-
-
这位医生太暖心!把支援核酸采样的一幕幕,用画笔记录下来了!
一张张手绘作品,以一种别致又有趣的方式,记录了医护人员支援核酸采样前线最真实的工作状态。端午节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程慧琳主治医师利用休息时间,手绘了11张画作,记录了该院核酸采样医疗队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们所经历的难忘瞬间。
-
-
家住封闭区无法就医咋办?中肿党员云义诊解忧舒虑!
两个月前,家住荔湾区鹤洞街的邓女士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了双侧甲状腺全切和淋巴清扫术,在当前广州新冠感染疫情的形势下,她无法来医院复诊,心情非常着急焦虑。日前,邓女士的女儿获悉中肿正在开展“百名党员云义诊,我为患者办实事”义诊周活动,在中肿掌上就医APP上完成了线上问诊,足不出户享受到了便捷的诊疗服务。“接诊的医生很细心,指引非常清晰,我们也没有那么焦虑了”,邓女士的女儿这样说到。疫情之下,如何高效就医成了摆在肿瘤患者面前的难题
-
-
在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中南街一线抗疫体会:绵薄之力,唯有奋战
面对疫情的进展之快,我还没来得急反应就已经被封在的中南街棉村了。随着疫情的进展,中南街很快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了。除了封村还有自己自身疾病的治疗问题,各种问题使得我心日渐沉重、焦虑。
-
-
高中风险地区抗疫志愿者心得—— 就地抗疫,白衣以外,仍是天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州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看着疫情通报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数字的增加,所有人的心都被紧紧的揪着,焦虑、恐惧、慌张、无措交替充斥心间。
-
-
抗疫医生日志:封闭期间就地抗疫!
6?13?是荔湾区东漖街道被封闭式管理的第16 天, 隔离期间做志愿者的??让我感到很充实,身为共产党员,我每天都坚持完成“学习强国”的学 习,时刻牢记党全?全意为??服务的宗旨,并??于?活点滴实践中。
-
-
抗疫医生过家门而不入,家人纷纷给她点赞
6月5日,增城区启动核酸大筛查。南方医院增城分院药学部何海花作为医院应急采样队的一员,在接到医院紧急集合通知的同时,也看到了小区业主群里发出的全员采核酸的消息。当天,孩子爸爸正在外地出差,家里只有3岁的儿子、6岁的女儿以及孩子外婆。匆忙帮家里老人孩子弄好采样二维码之后,何海花立即赶回医院。
-
-
抗疫随想:送你一朵小花,愿广州疫情早日过去
再出发,仍是满满的感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通知时我正在上班,交接完手头的工作赶往集合点紧急集合,很多队员情况和我一样,都是从科室直接过来的,感染办老师给大家进行了强化培训,伴随着“核酸采样医疗队出发”的口号声,我们再次出发。
-
-
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自广州疫情爆发以来,有这么一群党员医生挺身而出,他们自主组建小区医疗队伍30余人,华发的医务人员就是冲锋队,党员医生带头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
-
-
手术室里的“保命人”,化身社区采样“大白”!
战疫情,中肿在守护。6月10日,中肿再派210名医护支援越秀区核酸采样工作。
-
-
一位住在封控区的医生,发起成立“街道医疗支援队”主动上岗就地战疫!
有人白衣“出征”,有人就地“上岗”。十几天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派出了一千多人次的医护人员先后前往150多个地点支援核酸采样。另一些因住在封闭、封控区,居家隔离的医护人员则主动请缨,在社区就地“上岗”支援战疫,珠江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绍衡就是其中之一。
-
-
在新冠疫情高风险的中南街抗疫:绵薄之力,唯有奋战!
面对疫情的进展之快,我还没来得急反应就已经被封在的中南街棉村了。随着疫情的进展,中南街很快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了。除了封村还有自己自身疾病的治疗问题,各种问题使得我心日渐沉重、焦虑。
-
-
保安抱着孩子边跑边呼救,核酸采样医生立即急救!
6月10日中午1点多,海珠区保利社区的集中采样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正在忙碌地进行核酸采样工作。突然,一阵焦急的呼救声传来,“医生、医生在哪……”只见一名保安抱着一个孩子冲了进来。
-
-
郑德想:时刻待命的新冠病毒“猎手”
郑德想是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检验科的一名检验技师,也是首批进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之一。2020年8月,他曾与医院其他四位同事,作为“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队员奔赴香港,协助香港特区政府抗击疫情。郑德想所在的“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广东组”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广东省省委、省政府表彰,被评为“广东省抗击新冠感染疫情先进集体”
-
-
勇于担当的“95后”吴夕:这里需要我,我留下!
随着近期广州市荔湾区新冠感染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级,2021年5月28日凌晨,荔湾区中南街海南村宣布封村!此时,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内五科护士吴夕刚刚结束了18个小时连轴转的核酸检查标本采集支援工作,还未来得及缓一口气,就被通知需要留在中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脱下防护服,她的身上除了手机和酸臭的工作服,别无他物。看着和她一起工作的社区医护人员依旧忙得不可开交——整理物资、安抚居民情绪、维护现场秩序,吴夕顾不上喘口气就又主动加入社区工作人员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