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帅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科
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依据有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持续性剧痛、局部深压痛等。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阳性。分层穿刺可见脓液和炎性分泌物。放射线片两侧对比,可以发现异常。磁共振检查可以早期诊断。治疗原则主要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早期骨髓炎需要及时应用抗生素,必要联合应用,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骨髓炎如何诊断
1、局部症状。窦道流脓,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局部肢体增粗、变形,皮肤色素沉着,薄而缺乏弹性,皮下组织增厚变硬。急性发作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热、痛。
2、全身症状。炎症静止期可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常为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食少纳差,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或有持续或间断低热。
3、化验室检查。血象可正常,急性发作时,血象、血沉可增高,贫血。
4、X线检查。骨质增厚,硬化,周围有新生的包壳,有死骨或空腔形成,长骨干增粗,密度不均匀,轮廓不规则。窦道造影可见窦道与死骨及骨腔的关系。
急性骨髓炎如何治疗
1、若诊断为急性骨髓炎,马上就要进行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包括用广谱的敏感抗生素,足量足时间的治疗,而且全身治疗里面因为急性骨髓炎以后出现寒颤、高热,对全身消耗比较大,所以在早期也需要有一些支持治疗,来减少感染对全身的影响。
3、局部治疗。如果局部有脓肿形成,就需要早期的去做分层穿刺,然后做脓肿的切排和脓肿的引流,局部患肢的话还要得到有效的制动,这样才能够让整个骨髓炎的治疗得到比较全方位的妥善处理。
-
-
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骨髓炎主要是指骨骼的感染以及破坏,急性骨髓炎的发病比较急,需要早期诊断,按骨髓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时需要及时应用手术治疗。急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 详细»
-
-
急性骨髓炎是否严重
化脓性细菌经血行感染而引起的骨髓炎症称为急性骨髓炎,主要化脓性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原发病灶多为脓肿症状,由各种炎症引起败血症侵入骨髓所致。急性骨髓炎在任何年龄、身体任何骨骼均可发生,常见于儿童,易发... 详细»
-
-
急性骨髓炎严重吗
急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急性骨髓炎的特点是骨吸收和破坏。急性骨髓炎早期脓液进入骨膜,再进入皮肤,骨破坏较小,但脓肿常在髓腔内扩散,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阻塞或栓塞,骨膜下脓肿经骨皮质形成后,如果大骨... 详细»
-
-
骨髓炎如何治疗
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还有破坏,由需氧或者是厌氧菌,分枝杆菌以及真菌而引起的,骨髓炎大多数发生在椎骨,患有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或者是因为外伤或者是因为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的部位。儿童一般常见的患病部位是供... 详细»
-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症状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于化脓性感染,通过血液传播导致的骨髓的炎症。病原微生物通过身体的创口进入到血液,然后运行到了人体的骨髓腔内,引起骨髓发生急性的炎症。急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是中毒、高热以及活动受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