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保守治疗效果极差之后,伴有明显的静息疼痛时可以选择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效果较好,风险性较低的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创口比较小,患者所用的恢复时间也比较短。不过凡事都有风险,在术后仍需防范一些并发症,做好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并发症及其护理
1、任何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性以及并发症的,首要的并发症是急性动脉血栓的形成,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治疗后已经完全通畅或者好转,下肢动脉搏动已经恢复皮肤温度正常皮肤颜色已恢复,但是在术后出现了明显的皮温下降、肤色苍白或疼痛加重。此问题在术后一定要准确给予抗凝药物,认真的进行巡回向患者家属交代,如有不舒服应该立即通知护士。同时一定要敦促患者戒烟戒酒。
2、出血是介入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数见于局部穿刺部位的出血。出血量不大,并不需要特别紧张,给予压迫止血,必要的时候给予止血药物来进行处理就可以。
3、脑梗死、急性心衰、呼吸衰竭。预防三大疾病的发生应该积极给予抗凝营养脑细胞以及支持治疗维持周围循环同时监测心脏彩超以及脑磁共振的检查,及早监测有血栓栓塞的风险。
4、假性动脉瘤穿刺处动脉壁损伤,未能正常的修复形成假性动脉瘤,在检查患者伤口时可以摸到穿刺点,有局部搏动性肿块听诊,有明显的血管杂音,应立即给予相对应的处理,同时嘱托患者要减少活动,避免形成静脉血栓,按时给予抗凝药物处理。
5、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放入支架之后,闭塞的动脉血流通畅,皮肤呈现紫红色,皮温比较高,但之前患肢已经习惯于一种缺氧缺血的症状,极度的灌注可能会引起肌肉细胞的再一次的损伤,造成严重的局部坏死症状,所以一定要在术后给予观察,患肢的肿胀程度,精神状态尿量,以及24小时出入量的检测。
6、选择介入手术应严格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跟禁忌症,术后积极地给予严格的观察,密切观察心肺肾的功能以及患肢的肿胀,温度疼痛以及血液循环程度,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确实是关键。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
李承志 副主任医师
-
-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李承志 副主任医师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
李承志 副主任医师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如何...
黄建华 主任医师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
李承志 副主任医师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挂哪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何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也就是走路一段时间后下肢缺血,引起相应的下肢肌肉疼痛。停止走路后,脚痛马上消失。随着病情的加重,在肢体静止不动的时候也会产生疼痛,最终因血管闭塞导致下肢坏... 详细»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饮食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导致下肢动脉闭塞、引起肢体慢性缺血。这种症状常见的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日常生活习惯等有很大关系,病因包括吸烟、风湿、糖尿病等,该病在于积极预防,需要严格控制... 详细»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见于老年人,但是随着现代人一些饮食习惯或者是作息习惯的改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开始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呈现逐年提高的态势。所以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和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就... 详细»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的诊断方面是比较多的,症状上会引起患者间歇性跛行,这是属于下肢判断,还有常见的是 由于体力活动后产生疼痛加重等表现,这是需要引起重视,建议进行一次体格检查,用手... 详细»
-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怎么运动?
因为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诱发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锻炼,来延缓或预防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发作。那么,下肢动脉硬化症怎么进行运动或体育锻炼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