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护士李娟日记
今天的主角既不是我,也不是一起来湖北支援的小伙伴,而是一位新冠患者和他的爱人。
故事要从他向我借值班手机开始说起。他住院太过于匆忙,手机落在了妻子的手中。虽然我是第一次来湖北,但是,通过一些词语也能猜的出他方言的大概意思,结束语是一句:“老婆,我爱你”,表达的很真挚。我想这种历经磨难和沧桑的爱情可能更加炙热吧。
我做完相应的护理后默默的说了句:“真羡慕呀,感情这么好呢”。就这样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一开始发烧,只是当成了感冒在家治疗,后来才意识到可能自己就是新闻里报道的新冠病毒感染,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避而远之,无奈刚拿到驾照的妻子开车送他去了医院。那时候的血氧饱和度只有60%,各项指标都不好,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上了呼吸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我面前,却不能相见。
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绝望心情,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不知道自己能否再见到最爱的人了,这一道门,也许就是生离死别。妻子日日守在医院,每天坚持给他写信,鼓励他,要加油,要坚持,要听医生的话,和他聊开心的事。他说,他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妻子的来信,那是他活下去的动力,是他孤独寂寞时唯一的寄托。疫情并没有让他们的爱被隔离,而信,是他们之间的桥梁。
(病人也给自己的妻子写信表达自己的爱意)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信上还有编号,感觉很奇怪,才得知,妻子也被感染了,住进了另一个医院。而这些信都是妻子提前写好,交给护士,让护士帮忙每天给他送一封的,并希望不要告诉他,以免影响他的恢复。我想此刻的他内心一定十分痛苦和愧疚,但同时也是充满爱的,毕竟谁也不想这样处处为自己着想,并且自己最爱的人也受这样的苦吧。万幸的是妻子的病情并不严重。
(病毒也阻隔不了的爱-信件)
如今他病情迎来好转,脱机转入了轻症病房,只是手机还是在妻子那里,只能借我们的值班手机联系一下他妻子,他说,每天都有无尽的思念。看着他们两个人互相加油、鼓励,并相约好要一起出院的积极态度,我就感觉到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现在的他情况非常好,他说,躺在病房里看着这些为了帮助他能尽早痊愈回家,而穿着笨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心里感动万分,明明都是一些年华正茂的小姑娘,却毫无畏惧的与他们抗战在一起。
他总想着能尽自己的一些力量帮助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尽量的减少给我们添麻烦,他很感激医生和护士,从死神手里将他救了回来。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他,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珍惜现有的美满幸福生活,珍惜不离不弃的妻子,更感谢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
我说,这么动人的故事能否写进我的日记里,他表示很乐意,希望能够通过我的日记,表达对妻子的爱以及对医务人员的感谢。
大爱无疆,你们的每一份健康,由我们来守护。
(通讯员:李晓姗)
-
-
【驰援日记】90后的我也能担起守护你们的责任
我是何丽娜,南方医院口腔科一名小护士。我是1996年出生的,我们医疗队李利护长在小汤山抗击“非典”那年,我正上小学二年级。我是我们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里最小的一名队员。 详细»
-
-
【驰援日记】以我芳华,护我同胞
25岁,毕业一年半,我来到了武汉,以一种充满光荣和使命感的身份来到抗疫前线。时光飞快,来武汉已经20余天了,因工作繁忙我还未能有空对这半个多月的工作、生活留下只言片语的记录。2月8日是到达武汉的第二天... 详细»
-
-
【驰援日记】危难时刻,我不能退缩!
从广州来到洪湖,已经一周了,慢慢地开始适应这里的生活与工作了。这一周以来,每天基本都是晚上两三点睡觉,早上七八点就起床了,工作很忙很累,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苦。还记得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洪湖市人民医院感... 详细»
-
-
【驰援日记】驰援武汉的“二姐”,我终于收到了你的消息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晚上只要不上班,我都会远望四周的小区楼房,看看有多少房间亮灯,看着寥寥无几的灯光,有想落泪的感觉,希望在不久万家灯火,屋内欢声笑语!” 这是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陈林英在元... 详细»
-
-
【驰援日记】以爱为指引,让我慢慢走近你
来自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护士何明坤日记:新华战罢,再续雷神山。随着广东中医医疗队在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新华医院)取得阶段性胜利,病人实现清零,我主动向广东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