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疫阶段性的成功,很多城市陆续开始复学。而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贵州一高中进入复课不久后,有209名学生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引起广大家长的恐慌。即便是平常也是相当严重的事情,更何况在这种关键时刻。
后经官方通报称,省州专家会诊了该批出现症状的学生,并对出现发热症状学生进行核酸检测,经核酸检测及传统检查,与新冠感染并无关联,疑似是急性食物中毒性肠炎、急性胃肠炎型(大肠埃希菌)。很多网友表示,真是有惊无险。那么,学生在开学后,除了学校要保证学生的食品安全外,自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来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呢?
1、不要到路边摊吃东西:路边摊食品的材料一般暴露在外面,尘土飞扬,很可能造成大肠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超标。而且路边摊都没有营业执照,一些摊贩为了谋取利益,购买的食材都是很便宜的边角料,所以在食品的原料也是不安全的。
2、不要喝生水:生水中有各种各样的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喝了生水很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等。
3、不要进食垃圾食品:相信很多学校门口都会有小商贩在贩卖辣条、干吃面、烤肠等垃圾食品,确深受学生喜爱。而这些垃圾食品很多都产自小型作坊,基本就没有卫生许可证,有很多都是放在地上或者木板上制作而成,进食这些垃圾食品后非常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
4、勤洗手:平时上厕所后或者吃饭前一定要洗手,如果不及时洗手,很容易在进食的过程中通过碗筷吧细菌或病毒吃入口中,引发急性腹泻、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5、不要吃生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肉制品和乳制品,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风险最高的食物,所以,如果没有煮熟的食物千万不要吃。大肠杆菌一般在75摄氏度以上煮几分钟就能杀灭,只要煮沸两三分钟就能避免受感染风险。
6、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等症状时,要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食物中毒了。尽量想办法让自己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并及时告知老师,就医治疗。
-
-
食物中毒发烧
食物中毒发烧考虑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建议对因治疗。1、细菌感染:食物中会滋生沙门氏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被人体消化道吸收后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关的炎症因子,这... 详细»
-
-
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食物中毒?
生活中,食物中毒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突发情况,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有些人喜欢吃剩菜剩饭,吃没有煮熟的豆角,没有煮熟的鲜木耳,发芽的土豆等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详细»
-
-
食物中毒拉肚子
食物中毒出现拉肚子主要是需要进行大便常规和血常规的化验检查,就可以明确具体病情的严重情况。主要就是合理应用一些止泻的药物和保护肠黏膜的药物。有细菌感染,还需要加用抗菌药。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