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的急性阻塞而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坏死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急性脑梗死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量:急性脑梗死患者应该保证每天的热量摄入量,以满足身体代谢的需求。应该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因为这些脂肪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 适量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组织的重要营养素,对于维持和修复受损脑细胞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蛋白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建议适量摄入蛋白质。
3.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促进康复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维生素C和E、β-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可以减少脑血管病变的发生。此外,矿物质如钾、钙等也对血压调节和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4. 控制钠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脑梗风险。应该控制食品中的盐摄入,避免高盐食品的摄入。
5. 适量饮水:饮水对于维持体液平衡和提高血液循环非常重要。急性脑梗病人应该适量饮水,以确保身体正常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6. 少量多餐原则: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总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饮食管理过程中,应当确保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等食物的摄入。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于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最后,为了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
-
脑梗死的饮食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这种疾病的起因与饮食不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什么东西能吃,什... 详细»
-
-
脑梗死的护理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中风。该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人体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一般长时间饮食不当、过量饮酒、精... 详细»
-
-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或血液栓塞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供血不足会让脑细胞缺血坏死。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高,患者常常在平静状态或睡眠中突然出现言语障碍、单侧肢体瘫痪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