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或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中医治疗中耳炎主要依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穴位按摩、中药治疗、耳鸣按摩、药物熏洗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中耳炎的方法:
1.穴位按摩:中医认为,穴位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在治疗中耳炎时,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听宫穴、颊车穴等,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改善耳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
2.中药治疗:中医通常会采用中药来治疗中耳炎。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的药物,以及白术、黄芪、党参等益气健脾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痰,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中耳炎的炎症和症状。
3.耳鸣按摩:中医认为,耳鸣可能是中耳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常常伴有耳后胀满、耳鸣难忍等症状。通过温和地按摩耳廓、耳后和颈部的穴位,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4.药物熏洗:中医还常常采用药物熏洗的方法来治疗中耳炎。这类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草药泡脚或蒸汽熏洗的方式,将药物成分通过足部穴位渗透到全身各个部位,起到温经散寒、祛风化湿、通络止痛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中耳炎主要通过改善体内气血循环、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等方法来缓解炎症和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操作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
-
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种。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等。慢性... 详细»
-
-
耳聋耳鸣或是中耳炎 怎样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是由于患者耳部结构出现炎症,从而引发的一种耳部疾病。而且中耳炎多发于儿童,患有中耳炎者,耳朵将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严重者还有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并发症。若是儿童患有中耳炎,还有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 详细»
-
-
中耳炎诱因有这几个,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在耳鼻咽喉科很常见,其分类很多,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而且中耳炎好发于儿童,会导致耳痛、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不良后果,因此预防中耳炎十分重要,中耳炎诱因有这几个,避免这几个... 详细»
-
-
慢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的区别
慢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中耳炎,它们在症状、治疗和预防方面都有所不同。首先,慢性中耳炎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症状通常持续数周或数月。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耳鸣、听力下降、耳朵堵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