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从眼睛里揉出血和肉?这些习惯可能你也有

眼部不适揉出一团血,太吓人

这天,52岁的张阿姨(化姓)急匆匆赶到中山六院,十分惊慌,对着前台接诊护士喊道:“我眼睛流血了,挂不上号,能帮忙加个号吗?急死我了!”接诊人员迅速反应安排,随后张阿姨来到眼科主任夏朝霞主任医师的诊室。

原来,当天上午张阿姨在家突然觉得眼睛有异物感,便用手揉一揉,结果眼睛就开始滴血,这可把张阿姨吓坏了。

得知情况的夏朝霞立即对张阿姨进行了眼部检查,起先并没有发现眼部破口,一翻眼睑就发现了端倪,一块血红的息肉吊在上眼睑,流血应该是因为血性息肉表皮的小血管破裂。

夏朝霞向张阿姨说明病情及治疗方案后,马上在局麻下为其行手术切除,并将导致息肉形成的睑板腺囊肿彻底清除,随后将手术眼睛包封,叮嘱张阿姨按时换药、滴眼药水、涂眼膏,顺利的话一周就可以恢复。张阿姨无不适自行离院回家。

夏朝霞表示,别看息肉那么吓人,其实最开始是常见的睑板腺囊肿。

表面看无异常

血性息肉

和“麦粒肿”一字之差,区别可不小

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是因睑板腺(眼皮里分泌油脂的小腺体)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于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所引发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霰粒肿绝非‘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在囊肿的“温和”表象下,藏着极易被患者及家属忽视诊疗的危险。囊肿如果不及时处理,油脂堆积的硬结会逐渐钙化变硬,甚至压迫眼球导致视力下降;更危险的是,长年累月下,内容物会逐渐增多。想象一下,霰粒肿就像眼睑内藏了个微型“油管”—— 睑板腺不断分泌的浓稠油脂,混合着脱落的死皮细胞,日积月累让囊肿的体积越来越大。当“油管”里的压力超过囊膜壁的承受力时,会出现自发性破溃。破溃后,囊内淤积的油脂会渗入周围组织,刺激眼皮内形成“小肉锹”,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息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是眼睛“长东西”了,但霰粒肿与麦粒肿可不是一回事!

如何判断出现了霰粒肿呢?

1.初期可能在眼皮内侧触及大小不一的硬结,无痛无痒,触感像橡皮,闭眼时候更明显;

2.硬结较大时,闭眼或眨眼时会感到有东西磨眼睛,类似睫毛掉进眼睛里的异物感;

3.如果硬结合并感染(如被揉破或细菌侵入),红肿热痛会相应出现,类似“针眼”(麦粒肿)。即便炎症消退,硬结仍会长期存在,这是因为囊膜壁非常质韧,不会自然吸收。所以,切勿当“手欠党”反复揉眼或自行挤掉,建议不论是否合并感染都需要到眼科及时手术清除,杜绝并发症和息肉形成。

4.如果油脂分泌异常(如油腻饮食、卸妆不彻底、长期熬夜导致睑板腺分泌物变稠),可能在同一位置反复长硬结。

如果不想出现张阿姨这种情况,夏朝霞提醒:

1. 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晚上早些休息,早睡早起身体棒,千万不可经常熬夜。

2. 饮食清淡,禁太过油腻。睑板线睑缘那里的栓塞物、油脂粒,大多与油腻食物相关,因此平时要注重饮食搭配,避免为囊肿、息肉提供养料。

3. 保持眼睑卫生。睡前清洁眼睑边缘,用水清洗睑缘部、睫毛根部,避免睑板腺管堵塞。

4. 平时发现眼睑有硬结,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手术处理。(文中所有图片由医院提供)

通讯员:陈子滢 张婷婷 简文杨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