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的一种病理变化。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脾阳虚的药物:
1.理中丸: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入附子,增强了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脾阳虚较严重,出现手足不温、脘腹冷痛等症状。
3.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等症状。
4.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阳虚所致的水湿内停、痰饮眩晕等症状。
5.实脾饮: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阳虚所致的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此外,脾阳虚的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桂圆、荔枝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也有助于改善脾阳虚的症状。
-
-
脾阳虚与肾阳虚
脾阳虚与肾阳虚都属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失衡病证,是指脾脏与肾脏功能减退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表现。脾阳虚和肾阳虚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但其病机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首先,脾阳虚是指脾阳失于温煦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 详细»
-
-
肾阳虚导致脾阳虚
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主要是由于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脾阳根于肾阳。当肾阳虚衰时,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脾阳虚的症状。脾阳虚的主要症状包括:1.脾胃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等... 详细»
-
-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是指脾脏和肾脏的阳气不足,阳气是人体的生命活力的象征,如果阳气不足,会导致机体失去温暖和活力,出现乏力、怕冷、腹泻、尿频等症状。脾肾阳虚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的。在中医理论中,健康状态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