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脾虚多口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指的是由于脾脏功能虚弱导致口水分泌过多的情况。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当脾虚时,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就会出现口水过多的现象。
一、脾虚多口水的原因
1.饮食不节:过度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虚。
2.情志失调: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
3.久病体虚:长期患病或身体虚弱,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脾虚。
4.先天不足:部分人天生脾胃功能较弱,容易出现脾虚多口水的问题。
二、脾虚多口水的症状
除了口水过多外,脾虚多口水还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1.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
2.腹胀便溏:腹部胀满,大便稀溏不成形。
3.神疲乏力:感觉身体疲倦,没有精神。
4.面色萎黄:面色无华,呈现黄色。
5.舌淡苔白:舌头颜色淡,舌苔白。
三、脾虚多口水的应对方法
1.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甜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南瓜等。
2.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学会释放压力。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增强脾胃功能。
4.中医调理:可以通过艾灸、按摩、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改善脾虚症状。
5.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漱口,有助于减少口水的分泌。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多口水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
-
脾虚分类
脾虚是中医术语,指脾脏功能虚弱。脾虚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类型,具体如下:-脾气虚: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脾阳虚:除了脾气虚的... 详细»
-
-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脾虚如何调理?
脾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也被人成为人体“血库”和人体“过滤器”,它不仅可以贮存血液,帮助血循环,还可以过滤人体血液中的病菌、抗体、异物等等,可以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 详细»
-
-
脾虚肾虚女人
脾虚肾虚的女人可以吃一些健脾补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平时也可以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来进行辅助调理,健脾补肾最好的食材是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吃饭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吃的太饱,可以少食多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