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康复科 徐宁 主任医师
乐乐1岁2个月,长得活泼可爱,反应也甚是机灵,但刚学会走路不久,妈妈却发现他有时走路时会踮起脚尖,妈妈听身边一些朋友说,孩子踮起脚尖走路,是大脑发育异常的信号,于是赶紧带来医院给医生看。
孩子在刚学会走路的阶段,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走路时会踮起脚尖,看到这,部分家长难免会担心宝宝是否大脑或哪里出现问题了,那么,宝宝踮起脚尖走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是在刚学会走路阶段出现的踮脚,但其他的查体却未见明显异常,并且宝宝的脚也能完全放平走路,那么,这种情况考虑可能跟孩子刚学会走路,对控制脚跟、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还稍差一些有关。
对这种情况下的走路踮脚,家长可以不用过于担心,随着宝宝脚部肌肉力量的加强,以及学会了如何调控自己的走路姿势和速度后,这种踮脚的情况会慢慢消失,一般最迟不会超过2-3岁左右即可转为正常的脚跟着地走路了。
还有一些踮脚可能跟宝宝过早开始学走路有关。有些家长在看到身边一些跟自家宝宝同月龄的孩子已经开始走路了,就非常得心急,总担心孩子会落后,于是在孩子自身运动能力还没达到可以行走时,就早早地借助学步车等方式教孩子学走路。
而学步车只要稍微用脚蹬一下,它就可以往前移动,长期在这种错误行走的引导下,孩子也容易在刚学会走路时同样也习惯性地踮起脚尖。
当然,宝宝踮脚尖走路,也有一些可能是反映了异常的信号。比如脑瘫的宝宝,他们由于大脑受到损害,肌张力增高,从而使得肢体运动出现障碍和异常,出现尖足交叉畸形等步态。
同时又因为肌张力高的原因,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肌力不协调也会影响到患儿的平衡能力,所以这类宝宝除了踮脚尖外,走起路来也不会像正常人主动踮脚尖走路那么平衡。除此之外,还有膝关节挛缩、足内翻、生长发育落后等表现。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踮脚走路的情形,来自于部分有社交障碍、自闭症的孩子。喜欢踮脚走路这一点,似乎是部分自闭症孩子喜欢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实他们并不存在肌肉力量或者肌张力的异常,只是喜欢踮着脚尖走路而已,所以检查时也不会有神经反射异常,详细询问之下反而会发现孩子可能有社交沟通、语言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家长在发现宝宝走路有踮脚时,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检查一下。如果孩子各项检查都正常,那么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平时在家时,可以让孩子光脚走路,以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
但如果宝宝在踮脚时,脚尖一直都没法放下去,检查时发现宝宝小腿肌肉也非常的紧张,肌张力异常增高,并且宝宝在出生时曾有过早产、缺氧、颅脑外伤或其他脑损伤史,或者是在出生后有运动、语言、社交等发育落后的表现时,则应该要提高警惕,应尽早就医,以排除脑瘫、自闭症、跟腱短、肌营养不良、双下肢不等长以及社交障碍等因素,以免耽误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通讯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林惠芳)
-
-
宝宝踮脚尖走路的原因
如果患儿的大脑神经受到损害,就可能会出现下肢痉挛性的瘫痪,宝宝会出现足尖着地走路,双下肢呈剪刀交叉的步态。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出现足尖走路的现象,大部分时间脚跟可以着地行走,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也正常,这... 详细»
-
-
踮脚尖走路是什么病
出现踮脚尖走路的情况,主要考虑可能是由足部骨质方面有异常导致出现的情况,同时也考虑可能是足部受到扭伤引起软组织损伤的原因。首先需要进行拍片检查,看是否有骨质的问题,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进行手术治疗。如... 详细»
-
-
踮脚尖走路有什么好处
现在社会节奏比较快,大部分人并不能抽出时间运动。从而导致身体体能素质不高。体制不够强魄,使得身体抵抗力比较弱。这样会比较容易生病。日常生活中可以养成踮脚走路这一个养生小习惯,踮脚有益心脏及心血管健康,... 详细»
-
-
12岁踮脚走路怎么办
如果12岁的孩子踮着脚尖走路,习惯用脚尖走路,必须敦促以正确的姿势走路,每天都要注意,这是姿势的问题。如果有结构上的问题,比如倾倒,去踝关节手术不能耽误病情,这种情况是由于跟腱挛缩,然后才会有脚后跟落... 详细»